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15 00:00
《彩虹公园》是波兰雕塑家亚当·卡利诺夫斯基为伦敦南岸中心举行的世界节做准备而设计的。该项目由150吨不同色彩的细沙与纯色沙以及约25个形似巨石的多彩雕塑组成,它给混凝土构造的皇后步道(从伦敦眼到泰特现代美术馆之间的大道)带来了别样的艺术效果,顿时增添了几分活力。作品本身将不同的彩色沙拼接成线,并将彩色沙沉积在混凝土人行道上,当观众走在沙上,经过有色区时,各色区之间的颜色混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颜色,俯瞰而去,就像穿梭在城市中五彩斑斓的彩虹,吸引了众多行人,尤其是小朋友,驻足欣赏与玩耍。
混合沙粒产生新的颜色,使人想·起19世纪新印象派的实验。这些实验包括将颜色分离成单个点,这些点又可以合成光,观察者通过认知与感性行为达到某种效果。然而,卡利诺夫斯基与十九世纪的新印象派艺术家不同的是,他搬上舞台的是颜色混合与感知的协作实验。
《彩虹公园》是个休息的好去处,是个富于想象力的场所。散布在沙砾上的巨石可以发挥座位区的功能,观众走过来休息片刻,可以暂时从他们日常生活及感知习惯与思维方式中释放出来。这一对习惯的短暂中止使他们放飞了想象力,并通过色彩联想,产生了公共环境下不同的情感体验。卡利诺夫斯基在采访中提到,他对于“把色彩所强调的社会意义融入到真实世界中去”的兴趣由来已久。从这个意义上说,《彩虹公园》像他其它的作品一样,探讨了色彩在公共领域中的社会意义和情感价值。
据伦敦南岸中心估计, 大约有780万人参加世界节并观赏了《彩虹公园》。卡利诺夫斯基估计参与该项目的观众至少有150万。如果游客数量可以作为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定量标准,那显然《彩虹公园》是很成功的。毫无疑问,该项目在世界节期间成功地改变了现场的面貌,体现了场所营造的创新力。
《彩虹公园》是一个色彩在公共领域参与社会活动的大规模实验,吸引了超过一百万人参与到特别感知的场所体验,可以说是艺术家意图表达的成功。虽然用于此类分析的严谨的研究方法还不健全,但却提供给他们大量的可供分析的研究资料。
来源:公共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