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6-27 13:40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笔者在一家废品收购部里购得一串用制钱编织成的鞭子,一看就是乡间孩童玩过以后换钱花的玩具,前面几十枚是常见的道光、乾隆那个年代还随处可见的清朝钱币,尾梢部编结了一枚大钱。
笔者视其中的一枚“大泉当千”铜钱为珍宝。据史料记载,这枚“大泉当千”铜钱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铸造发行的,留传至今十分不易。
笔者从小就通过一套六十本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对三国的故事耳熟能详,曹操和后来的不少英雄豪杰都曾赞叹过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个孙仲谋,知道他,印象不深,真正对孙权有进一步的了解,是在这次收集到他当年铸造发行的“大泉当千”之后。
公元222年,孙权依靠江南豪族割据东南半壁江山建立了吴国。229年,他正式称帝,设置郡县、设聘百官,安抚百姓,“铸山为铜,煮海为盐”,政治逐步趋向稳定,经济也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在乱世中把个霸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孙权的“大泉当千”是继王莽之后最大的虚值钱。目前所发现的“大泉当千”钱,最早的铸于公元238年,最晚是公元246年,早期的较重,也不到三十五铢,后期的则不足二十铢。也就是说,“大泉当千”最重的版本,不过相当于五铢钱分量的七倍,却要当五铢钱面值的一千倍使用。
笔者拥有的这枚“大泉当千”是在河南省登封县的一家废品收购站拣选的,登封在中原腹地,属曹魏地盘,离魏国的国都洛阳很近。笔者很好奇,“大泉当千”怎么会跑到敌国的腹地来?一个解释是,当时“大泉当千”铸造的数量很大,难免有漏网之鱼。另外一个解释是,当时各个敌对政权之间贸易往来还是比较频繁的,铜钱实在太重,如果有大宗交易,一个钱当一串钱花的大钱携带方便,偶尔用一个,也是有的。如今,这枚“大泉当千”铜钱成了心爱之物,倍加珍惜。 (陈荣安)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