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唐代冥器——镇墓陶兽(图)

2017-01-13 11:19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周礼》记载有:有一种怪物魍象,好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家人常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兽的侵扰。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朗,五代以后逐步消失。镇墓兽的制作,早则为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

  这件难得一见的唐镇墓陶兽(见图),高43.5厘米,底径16厘米。S形独角立于头顶,兽面,张口咧牙,怒目远视,挺胸,展双翅,颌下七束卷毛,前肢直立,后肢弯曲,蹲踞在圆形底座上。兽内中空。现珍藏于江西九江市新建的博物馆内。

来源:人民美术网-收藏-陶瓷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