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王梓巍
院校:四川美术学院
专业:公共艺术系
作品名称:算盘文化与俗语1
设计 经折装:21.4×12.2cm;算盘装置:30cm 线装书:23×16.5cm 纸本 松木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四川美术学院 10.作品简述:算盘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与古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传统计算工具。算数俗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中国文化的语言中,人们把算盘和俗语结合在一起,创造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算盘俗语文化。我的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对算盘俗语的探究解析重拾,对算盘俗语的创意排版设计和俗语意形的手绘图形展示。此次创作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书籍形态及算盘装置,旨在表达出算盘俗语文化的趣味性和中国俗语文化的世俗深远性,从中知晓算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珠算作为非物质遗产的重要性。
作品名称:算盘文化与俗语2
设计 经折装:21.4×12.2cm;算盘装置:30cm 线装书:23×16.5cm 纸本 松木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四川美术学院 10.作品简述:算盘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与古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传统计算工具。算数俗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中国文化的语言中,人们把算盘和俗语结合在一起,创造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算盘俗语文化。我的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对算盘俗语的探究解析重拾,对算盘俗语的创意排版设计和俗语意形的手绘图形展示。此次创作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书籍形态及算盘装置,旨在表达出算盘俗语文化的趣味性和中国俗语文化的世俗深远性,从中知晓算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珠算作为非物质遗产的重要性。
作品名称:算盘文化与俗语3
设计 经折装:21.4×12.2cm;算盘装置:30cm 线装书:23×16.5cm 纸本 松木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四川美术学院 10.作品简述:算盘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与古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传统计算工具。算数俗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中国文化的语言中,人们把算盘和俗语结合在一起,创造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算盘俗语文化。我的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对算盘俗语的探究解析重拾,对算盘俗语的创意排版设计和俗语意形的手绘图形展示。此次创作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书籍形态及算盘装置,旨在表达出算盘俗语文化的趣味性和中国俗语文化的世俗深远性,从中知晓算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珠算作为非物质遗产的重要性。
作品名称:算盘文化与俗语4
设计 经折装:21.4×12.2cm;算盘装置:30cm 线装书:23×16.5cm 纸本 松木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四川美术学院 10.作品简述:算盘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与古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传统计算工具。算数俗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中国文化的语言中,人们把算盘和俗语结合在一起,创造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算盘俗语文化。我的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对算盘俗语的探究解析重拾,对算盘俗语的创意排版设计和俗语意形的手绘图形展示。此次创作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书籍形态及算盘装置,旨在表达出算盘俗语文化的趣味性和中国俗语文化的世俗深远性,从中知晓算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珠算作为非物质遗产的重要性。
作品名称:算盘文化与俗语5
设计 经折装:21.4×12.2cm;算盘装置:30cm 线装书:23×16.5cm 纸本 松木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四川美术学院 10.作品简述:算盘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与古代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传统计算工具。算数俗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中国文化的语言中,人们把算盘和俗语结合在一起,创造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算盘俗语文化。我的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对算盘俗语的探究解析重拾,对算盘俗语的创意排版设计和俗语意形的手绘图形展示。此次创作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书籍形态及算盘装置,旨在表达出算盘俗语文化的趣味性和中国俗语文化的世俗深远性,从中知晓算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珠算作为非物质遗产的重要性。
艺术家简介:热爱生活,乐观积极,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人相处温和和善。能熟练掌握PS,ID,CD等软件,平面设计思维感良好。兴趣广泛,非常爱好摄影,会一定的摄影技能,喜欢用摄影记录生活,平时也喜欢看各种摄影作品和电影、美剧。喜欢看书和各种杂志,和发掘各种新兴APP。擅长用各种社交软件,对新兴事物具有好奇心。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