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走在地摊风口上,艺术家中谁是第一带货王?

最近,“地摊经济”成为国内热词。

回顾历史,“摆地摊”这门职业在全世界的历史,可是悠久。自诞生之初,这个群体就与他们身处的城市发生着紧密而独特的联结。

而选择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下这些街头巷尾的守护人的艺术家们,同样在传达着自己对于城市理念的思考和理解。

热点|走在地摊风口上,艺术家中谁是第一带货王?
而在艺术界,摆摊这件事,其实艺术家们已经做过很多次了。

但其实“地摊儿”与艺术的连接,绝不止这么简单。不仅艺术家,艺术从业者,甚至食物链顶端的“超级画廊”都曾经从“拉个场就练”中受益。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
故事同样要从威尼斯双年展说起。1966年,在33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没收到官方邀请的草间弥生,带着她的1500颗“钢球”,坐在了展馆外的草坪上。

彼时37岁的她身着金色和服,披肩黑发,一幅东方娃娃打扮。她的球反射着双年展展场的样子,赚足了路人目光。

这件名为“水仙花园”(Narcissus Garden)的作品,看上去有金属光泽的球实际是用塑料制成的。

在现场,每颗球被草间以2美元的价格出售。一方面她赚了生活费,更重要的是讽刺了当时商业化的艺术环境。

展会官方不久就来人,说她是把艺术当成热狗或冰激凌卖,实在不像话,最终她被强制赶出了展会。

而这次的经历成为了草间弥生艺术生涯重要的转折点,60年代后期,她多次在纽约进行了极具讽刺和激进的艺术行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微信2199354

      摊王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