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一组大愚老师的佳作,我甚少被组画惊艳到,每1幅绘制的美景,都让我向往。这组佳作是大愚大师的山水系列作品,其名为「十二条屏」。
您以为组画,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或是屏风的双面画?
十二条屏画,分别为:“《江上人家》、《石岩双影》、《板桥孤帆》、《柏树森森》、《远岸余霞》、《松树白屋》、《杏花草堂》、《杉树楼台》、《烟深帆影》、《山中春雨》、《红树白泉》、《板塘荷香》。”这是大愚大师临摹的齐白石先生的作品。
请问,我要是不说哪边是齐白石先生原作,哪边是大愚大师绘制,您能分辨出来吗???
你如果第一眼,看了以上的组图,张口要说:“画的真像”,那你还需要再品品哦!或者听我徐徐道来,大愚大师破解出画面中的密码,让我来解说一下,“好”与“美”在哪里!
《松树白屋》全幅对比图
我拿此幅《松树白屋》来做对比,我认为此幅图最能在十二幅中,代表远近虚实开合有度的艺术高度,左侧为大愚大师所画,右侧为齐白石大师原作。
题诗曰:“吟声不意出帘栊,斯世犹能有此瓮。画里贫足夸耀,屋前屋后数株松”。
左为大愚画作,右为齐白石原作
近景的松柏树丛,在整个画面中,是水墨色调较重的色调,起到烘托远近的画面空间的效果,黑色的树干和色点绘制成的树叶,配合浅蓝色水墨的搭配,斜角45°的画面构图,搭配上虚实的层次搭配,前景的绘制更加的细腻。近景的丛树起到“之一”中底边瓦屋的作用,但比瓦屋更具姿态。
左为大愚画作,右为齐白石原作
两个低低黑瓦白屋横卧的墨块,还有斜卧的两个墨块,近浓远淡,很不同凡响。房屋边上,还有高高的松树。屋舍,平朴而亲切,松树起到遮阳的效果。松树也代表着独特的爱,另有说法说是永远守候。 寓意是:希望,爱,欢乐以及和平。
左为大愚画作,右为齐白石原作
空中的云朵搭配题跋,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画面构成的参与因素,竖直四列形成一个灰色调块面,在黑白间平衡着、过渡着,腔调简洁而嘹亮。
《松树白屋》全幅对比,远近虚实,笔触和水墨浓淡的运用,我更喜欢大愚大师的画面整体感觉,虚实的运用更加的细腻有度!画面更加的有层次感!
《远岸余霞》全幅对比图
左为大愚画作,右为齐白石原作
整幅画面波涛满幅,红霞满天。题诗曰:“非画人情山水在,余霞犹似昔时红”。画中微波余霞整个画面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前景的巨石,大愚大师的前景更加明显,左边的石头色调重些,达到凸显空间的效果更加明显。
“水”大多是这样起伏圆缓,大愚大师所绘的“水”,色彩的远近,水墨的浓淡,疏密效果更加的明显!“水”从容地写满整个水面,再用浓焦墨局部复写,讲究浓与淡、干与湿、断与连、枯与润的变化,荡漾而有光照感。
近景小山和树林,大愚大师绘画的色调重些,画面更加的和谐,更对比承托出红霞满天。
满天的红霞,大愚大师的更加有通透感,颜色的渐变,更加的有层次感!“余霞”之红色很注重水分的把握,画法平涂而略具变化,强调平面感、象征性,衬在槎桠枝干后,很富有装饰意味。
「大愚书画之十二条屏」,我最喜欢的就是《远岸余霞》图,余霞,树林,水波和奇石的搭配,整个画面岁月静好的感觉,我非常喜欢!特别是色调的运用。非常的高级。
在十二条屏中,我见到大愚大师笔下的美好家园情景——长天照日、桂林山水、浮萍山影、小桥流水,松柏村落,碧玉莲花等等,画作构图更加简洁,虚实关系更加明了,境界新奇,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画法则集勾勒与泼墨为一,间有鲜艳的着色。该画作也承载着历代文人山水家园的情怀,画法是以石涛、徐渭的笔法为主。值得你收藏的画作。
大爱大愚大师的作品。快来跟我一起细细品品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