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嘉量与日晷》——岩彩诉说的故宫太和殿煌煌威仪


故宫太和殿

重檐庑殿,双双尽显皇城威仪;琉璃金瓦,片片尊享日月光辉。故宫六百载,在北方云卷云舒的历史天空下,凛冽分明的四季中,它彰显的不是美,而是气魄!

戴剑舞岩彩作品《嘉量与日晷》直径150cm


故宫建筑群中,太和殿是外朝中心大殿的第一座宫殿,俗称“金銮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现在看到的太和殿形制,重建于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上有仙人走兽追风逐日,纳吉防灾;下有嘉量与日晷,称量八荒,昭示四海。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嘉量位于太和殿门口右侧丹墀之上,单檐歇山式汉白玉石亭屋之内。嘉量是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器。日晷在丹墀左侧,为最古老的计时器。将日晷置于太和殿前,显示了皇帝拥有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在以农为本,依时而作的封建社会,嘉量与日晷是皇权的象征, 有江山一统、国泰民安之意。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2020年10月16日,众多以故宫为题材的画作在 “京城之脊•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作品展中亮相。其中,青年岩彩艺术家戴剑舞创作的岩彩画《嘉量与日晷》,获得本次展览的优秀奖。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在《嘉量与日晷》中,戴剑舞采用圆形构图方式,在写实的基础上又根据表现主题,做了创造性的位置经营:嘉量与日晷,铜龟、铜鹤分别置于画面两侧,利用焦点透视的方式,将观者的目光汇聚在金碧辉煌的太和殿之上。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戴剑舞的作品在配色上注重和谐温润。这幅《嘉量与日晷》以蓝紫色为主色调,紫色为紫水晶粉末,寓意紫气东来;地面采用黄紫的弱对比,将观者目光指引向朱砂色宫墙的太和殿。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嘉量贴以黑箔,透着沧桑;日晷底座为电气石末,与圆盘上的淡黄色岩肌相对应,描绘出石质的厚重。铜龟、铜鹤则用了银箔及各色彩箔,与石质粉末异质共构,丰富了画面的材质肌理,提升了美感。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故宫是历史和中华文化的缩影,建筑的精粹庄严透着煌煌威仪,为世人景仰。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将是。《嘉量与日晷》让故宫与悠悠岁月中的岩彩相遇,铸就出恒久之美。(文/袁玉珍)


《嘉量与日晷》作品局部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