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乐善学堂
四季缤纷植物染
谷雨时节,细雨纷纷,
花开絮飞,作物茁壮。
抱蓝枕,檐下落座品茶赏雨,
枕蓝枕,窗边卧看花开絮落。
雨生百谷,蓝染一枕。
创意无限,有你贡献,
我们在艺博等你一起创意植物染。
《昭君像》(清)顾洛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古画中,许多人物都是蓝色衣裳;现在少数民族妇女、劳动人民多穿着蓝色衣服,蓝染在布艺中应用广泛。二十多项传统的印染工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多数采用的是蓝靛染色,俗称“蓝染”。“蓝染”是从“蓝”中加工提取出来的蓝靛进行染色,可以染出苍、青、蓝、碧、翠、绿、黛等色。作为我国古代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蓝染根据传承地和防染技术不同,有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四川的蜡染技艺、大理白族的扎染技艺、贵州的枫香印染技艺等。
《孙公晟盘飧图》(清) 任颐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蓝”是指可用于制靛的植物的总称,“蓝”作为染色所用的植物,早有记载,如《诗经·小雅·采绿》云“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荀子·劝学》所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指的是 “青”色提取自“蓝草”,且色泽更胜一筹。
蓝染技艺源于自然、环保无毒。蓝染布艺,质朴素雅,时光略过、温暖怀旧的感觉,是化工染织物所不能替代的。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实施和健康消费理念的发展,给蓝染布艺赋予了新时代精神和使用价值,不少国内染织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性展览上获奖。
让我们动手将环保时尚的蓝染,玩出新花样!
2021年4月24日下午,广州艺术博物院【乐善学堂】携手广州市植物染技术研究会,为儿童癌症康复者家庭和长期服务他们的志愿者团体提供植物染艺术培训。
疫情防控期间特别提示
It's a Title
1.进馆请配合测量体温并出示身份证、健康码,观众入馆须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未佩戴口罩者禁止入馆。扫码测温发现有异常者,谢绝入馆。
3.期间如突发发热、咳嗽、气促等身体不适状况,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按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理。
素材来源 / 董慕贤
编辑 / 志愿者 陈颖瑶
审校 / 李偲毓
审核 / 邹杰杰 周家聪
审定 / 冯清源 黎丽娜
作者:广州艺术博物院gza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