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家聚中大,共议新时代中国艺术学理论发展机遇与挑战

21世纪中国学者重新定义了艺术学理论,将美术学、音乐学、舞蹈研究、戏剧研究、电影研究等集合在艺术学理论之下,很有可能会推动艺术相关研究的飞速发展。24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在中山大学艺术学理论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表示。

4月23-26日,题为“征史·开新”的艺术学理论高峰论坛在中山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20余所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四十多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就艺术学的学科特性、理论构建、跨学科研究展开智慧交锋,共议新时代中国艺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本次高峰论坛,除了专家主题演讲外,还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和青年学者论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4/4828bfa0b59afb993f3dace3377f4627.jpg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高峰论坛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中山大学的艺术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健全的学科梯队,先后涌现出马采先生、王季思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史学家、艺术理论家。中大高度重视艺术学门类的学科建设,努力构建艺术与人文、科学相融合的学科体系,积极推动中国艺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年恰逢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十周年,也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正式获准设立的十周年。在这个意义上,以‘十周年’为契机,既怀‘征史’之思,也谋‘开新’之策,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研讨中国艺术学科的历史与未来,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的发言讨论了艺术学理论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重点探讨了其应用性拓展方面,其中包括以论统门和异门趋同两种方式,又提出可以“文”作为中国艺术的核心想法,引起与会专家的认同。与会专家也呼吁借助本次论坛总结艺术学理论学科十年建设良机,推动艺术学理论第二个十年的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金婷婷在论坛上表示,“本次论坛立足于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大局,不仅回顾历史与传统,更聚焦新的时代命题,着力探讨艺术学与文学、史学、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增进艺术学理论的跨学科探索。

本次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艺术理论的现代传统与当代发展、艺术史的中国问题与国际视野、艺术文化批评的新时代与新媒介等论题展开深入研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4/b3d2ccc8ba47a057ae8298124339fef7.jpg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高峰论坛专场音乐会现场

据悉,中山大学艺术学院2018年成立以来,秉承“臻善致远,精勤拔萃”的理念,坚持守正创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足于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以艺术学理为中心,打造艺术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的重要高地,致力于培养具备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国内外艺术发展趋势与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艺术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