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童谣的价值——童谣朗诵《点灯笼》

       童谣是民间歌谣中的一部分,之所以被称为“童谣”,是因为期其传唱于儿童当中。童谣首先是说出来的,而儿童的发展特点又决定了文学作品大多是通过听觉的形式被他所感知,听自人嘴,说于己心,这种口耳之间传播决定了童谣的来源。

        童谣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影响深远,可分为四大类:


智识教育  儿童的知识浅薄,生活经验有限,而儿歌的内容,有绝大数是描述一般生活情景、民俗节庆的祝贺,或者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天文气象等自然景观,甚至是关于鱼虫鸟兽、花草树木、色彩数字等,不断生动有趣,合乎儿童胃口,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因此,儿童可以从童谣中获取新的经验和知识。例如以下这首摘自艺海弄潮文化工作室之童谣书籍《春天的故事秋天的歌》中的《点灯笼》,就是对于儿童的智识教育起到很好的影响。

《点灯笼》

点灯笼,捉虫虫,

虫虫飞进屋,

走去拿根竹。

竹子细又长,

伸去到屋梁,

屋梁有老鼠,

正在吃红薯,

红薯跌下来,

跌中了窗台。

窗台有只猫,

吓得喵喵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4/8667b0486430a024152b2ee3f47b2447/8667b0486430a024152b2ee3f47b2447.jpg

情趣教育 儿歌的内容特别重视情感和趣味,能够陶冶儿童性情,变化儿童的气质,使他们养成活泼、爽朗、优雅、天真的性格。


文学教育   儿歌丰富了儿童的字汇,增强了儿童的表达能力。儿歌中的词句通常都是浅白简练的,能使儿童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领略其中的情趣,欣赏其中的意境,慢慢积累和培养了儿童的语言能力。


品德教育   有些儿歌蕴含这伦理道德或者劝勉的教育性内容,教忠教孝,使儿童能得到陶铸品行,美化心灵的好处。

如果把童谣运用到音乐、舞蹈、戏剧(话剧)、游艺等活动上,更能在儿童在半游艺半学习中领悟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需要,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图片

童谣《点灯笼来自艺海弄潮文化工作室之童谣书籍《天的故事秋天的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