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读画赏析|石涛《西园雅集图》

石涛《西园雅集图》


石涛,俗姓朱,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灭亡后,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号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工于诗文,擅绘山水、兰竹、花草及人物。其笔情纵恣凝炼,独具创新,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极大。


石涛在创制这卷画时,依据米芾的文字所记,画面以人物为主,结合山石、园林景物,前后共分三大段。


第一段,画卷开处,坡石倚斜,树木茂盛,怪石玲珑,泉水清澄,花草、修竹点缀其间,环境真幽美,不愧是皇帝驸马家的园子。在一棵盘曲的松树旁,置一方桌,大文豪苏东坡(苏轼)头戴乌帽,身着黄道服,端坐椅上,正捉笔而书,大概是诗思突发,有许多好的词句需写出来。一旁坐着主人公王晋卿(王诜),神态自若,仿佛在随意赏看景色。他们对面分别是李端叔和蔡天启,构成了这一段的主要人物周围,侍从、女仆随时听候召唤,更有小童嬉戏,生气盎然。越过巨大的假山石,另有一石案,上面“陈设古器瑶琴”,更显出富贵不同寻常。

第二段,松茂石奇,蕉叶生情,林木错综有趣。苏辙“道帽紫衣”,盘坐于青石上,他右臂倚石,左手执卷而视。一旁的秀墩上坐着的是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他手执蕉扇,神情专注,似乎在思索书卷中的问题。画面再向左延伸,又有一大石案,放置着笔墨文具。李公麟端坐椅中,正横卷作画,细端详可以看出:画的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图,轻舟短棹,顺风而去,展现了陶渊明乐于隐退、寄情山川美景的思想。李公麟的对面,“跪而捉石观画”的是张文潜,晁天咎抚肩而立,正在欣赏画中的美妙意境。他们的斜对面,坐着郑靖老,“道巾素衣”,像是在静坐养神,背后一童子执杖而立。一棵弯曲的古柏树伸向画面的左上方,底下绿草绵绵,青阴怡人,席上两人,分别是陈碧虚,正在弹拨叫做“阮”的古乐器,秦少游袖手静听,愈显得环境幽美,人也雅致。再向左边山石下,是喜爱怪石、有洁癖的大书家米芾,一身唐朝人的衣着,正援笔昂首于石上题字。王仲至叉手仰观,像是在看米带究竞写些什么内容。一旁小童手捧古砚,伫立注视。

第三段:景色更为幽静,柳枝扶疏,竹径缭绕,清溪回环而出,一座锦石桥跨越其上,延向翠阴密林之中。境随景移,奇石层叠,给人带来一丝神秘的气氛。圆通大和尚身着袭裟,坐在蒲团上在讲“无生论”,一旁听得入神的是刘巨济。他们谈论的话题在这环境之中是最合适的,两边清流回出。

图书推荐:《石涛书画全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