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7000~8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的进化。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就是陶到瓷的过渡产物,真正陶瓷的出现是在东汉时期。众所周知,陶瓷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伴随陶瓷的诞生与应用,陶瓷修补术也随之产生,而且伴随着中国陶瓷的发展,陶瓷修复术也在不断变化。资料显示,中国陶瓷修补术的文化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陶补。
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陈列着一件陕西省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3500~前3000年)的彩陶盆。在彩陶盆的侧面有一道裂痕,裂痕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孔。在古代陶盆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裂缝,就用钻子打眼,再用兽皮绳或树皮纤维绑上继续使用。这是笔者见到的陶瓷修复最早的实物资料。
据台湾大学謝明良教授著《陶瓷修补术的文化史》记载,辽宁省新民市高台山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出土的陶罐裂缝两侧有对称的钻孔;在内蒙古库伦旗三家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发现穿孔和未穿透凹洞。
在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也有一件新石器时期带有修复痕迹的彩陶器。
这说明至少在5500~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陶瓷器进行修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