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思瑶《七弦为益友--青少年学习古琴的益处》公益讲座

2021年4月24日,首博“匠心雅集”系列活动之七弦为益友”--青少年学习古琴的益处古琴专题讲座在首都博物馆中央大厅的曲水流觞中举行,主讲人古琴教育家李思瑶。

李思瑶老师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由浅入深的表达方式,将多年来在学校做古琴教育培训的一些心得经验,以及青少年学习古琴的益处做了分享,具体总结了四点内容:青少年可以通过对古琴的学习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底蕴的积累;培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成长心力,提高专注自律,自我平衡无需向外求的能力;以及获得一种经验,不急于求成的心态,懂得积累和打磨。

讲座在李思瑶老师与少年琴生的“恰同学少年,琴风华正茂”音乐雅集和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完成,丰富的节目表演让现场的观众体会到了古琴与青春的碰撞的魅力,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蓬勃发展趋势。

李思瑶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古琴文化进校园项目的落实,致力于古琴文化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从古琴的文化入手,寓教于乐,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并倡导古琴教育从娃娃抓起 ,让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后继有人,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和光彩。

首博匠心雅集在首都博物馆指导下,由北京首博文化主办,山水云传承办和北京艺术基金的支持下,以二十四节气为数展开为期一个月的二十四场雅集活动。本次活动承载了中式符号的元素琳琅满目,而用古琴谱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厚重底蕴,极为独树一帜。活动空间布置以“高山流水”为主旨,高山由历代陈列琴学典籍的琴书房组成,流水用竹林曲水流觞装置呈现。

根据活动策划人介绍,本次活动分为讲座、互动体验、音乐会、吟诗颂词等雅集形式,与诗、书、画、香、茶、戏、乐、舞、服等共十四种传统融合。在“一圆一方”、“一虚一实”、“一静一动”的场景空间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人与自然的交融契合,让中华雅集之盛与美和中式雅致生活在书琴视角中回响。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