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贾又福画语录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
王恪松 贾云娣 孙玉霞 轩玉荣 孙莉 编 荣宝斋出版社
◎与进修生谈话摘录(之二)
第四,尤其是学会把握我与物之生命、精神的无边无尽的全息式的真切体验。方能超越前人和自我,立艺立法,并不断变化、发展、壮大。 第五,注意独到的艺术实践方法和修炼方式。物我通达,皆“有我之境”;宏观探道,微观探真,皆“有我之境”。艺术上我之为我,非人云亦云。大抵成器者,每于前贤、古人经典之外,创造经典。
山伯对语图 36cm×70cm 1998年
山伯对语图(局部) 36cm×70cm 1998年
我个人探索,可以说是艰难地摸着石头前行,把主要精神投向石头,心与石通,石与万物通,以石观化,我相信法与道合,顽石就会点头。石头能歌,能吼, 能慕,能诉,方有可能更充实,更博大,更深沉,更严密,更强烈,更含蓄......富具象而不失抽象。以“放心”(放松自然,放弃杂念,无所旁顾)求“神赐”(精神畅游)。第六,探求突破前人的艺术形式语言。当然离不开探求精神超越和时空超越。以理想高层精神的山水画艺术的琼楼玉宇,作为精神支柱。 (略)
高山彩云图 85cm×55cm 1998年
高山彩云图(局部) 85cm×55cm 1998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