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无忌评测 | 岂止于广 佳能EF11-24mm F4L

2015-03-24 00:00

作者:钟毅、王小龙


广角镜头由于其特殊的构造,往往会有畸变、边缘素质差等各种问题,但是其夸张的视野与绝佳的表现力使得我们摄影爱好者欲罢不能,很多人都期待能拥有一支视野宽广且光学素质出色的镜头。




这次来到无忌编辑部的是一支被网友称为世界上视野最广的超广角变焦镜头——Canon EF 11-24mm f/4L USM。这支镜头跟5Ds/5Ds R同一时间推出,即便是5000万像素也未能掩盖这支超广角镜头的光芒。要知道老牌竞争对手N家的超广角覆盖范围也才仅仅是14-24而已。


拥有了最广11mm焦段的同时,这支镜头的11组16片镜片结构中,使用多达四片非球面镜片(包括第一组镜片中的大口径研磨非球面镜片),以及一片超级UD镜片和一片UD镜片,几乎可以说是佳能所有光学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基本参数一览


前组87mm的非球面镜片,光是这一片的规格就足以傲视群雄了,这是佳能史上最大的一片非球面镜片。




外观操控:
紧凑扎实,份量十足


这支镜头上手以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沉,全金属的机身相当扎实,当然1180g的重量也非常扎手。配上机身以后几乎可以让绝大多数女性玩家望而却步了吧。如果大家对1180g这个重量没什么直观的感受,我们可以简单的举个例子,佳能的24-105L的质量为525g,仅仅是11-24的一半而已。甚至比起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爱死小白兔)的1490g重量也没差上多少。配上诸如EOS-1DX或者EOS 5D Mark III这样的全画幅机身,长时间手持可能会比较考验臂力。



变焦环跟对焦环都被胶皮覆盖,不过个人觉得变焦环窄了一点,变焦的时候手感不是特别好



镜头尺寸为108mm*132mm



前组大眼睛非常亮骚,后面卡口是金属材质



跟腾龙15-30相比要略短一些


以夸张角度外凸的大眼睛十分亮骚,但是由于这支镜头无法安装UV镜跟保护镜,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



口径要比腾龙15-30大得多



装载在EOS-1 DX上的实拍效果


做工细节:
顶级做工,“内”变焦设计


另外,这支镜头在很多细节上的设计非常考究。 除了镜筒多处的防尘密闭以外,还有诸如防滚动设计、限位设计等。值的一提的时,镜头盖频繁的开阖会导致松动,所以我们不建议在使用的时候提起镜头盖来拿这支镜头(镜头盖松动脱落以后很容易让镜头摔在地上)。



镜头盖有锁定设计



局部特写



一体式遮光罩



金属卡口



背部信息表明这支镜头由日本制造


镜头是内对焦设计,由于一体式的遮光罩,其实镜头在进行变焦的时候长度也不会变化,但是你能发现前组镜片会前后拉伸,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支镜头也算是“内”变焦。遮光罩上还有一个防止滚动的设计,镜头横放于桌面的时候会因为限位而不会到处滚动摔倒地上。总体来看,这支镜头在细节设计上非常到位。



塑料材质的遮光罩内部采用螺纹设计



遮光罩上有限位防滚动设计


镜头测试


之前看过了佳能EF 11-24mm f/4L USM镜头的做工,大家是否满意呢?接下来,我们就从分辨率、眩光以及色散等角度来看一看它的实拍素质吧。本次测试环节,编辑采用佳能EOS 1DX作为机身,拍摄使用RAW、AWB、ISO 100、MF(LV模式放大)、反光镜预升延时拍摄、固定于三脚架拍摄,整个拍摄环境并未出现很大改变。


一、分辨率测试

 

1、11mm镜头锐度


因为佳能EF 11-24mm f/4L USM镜头主要拍摄环境还是风光摄影,所以笔者在锐度上仅测试远距离的实拍效果,测试中拍摄远端建筑物(无限远对焦)。



红框内为边缘/中心100%截图范围


从EF 11-24mm f/4L USM镜头11超广角端中心的截图大家可以看到,在超广的焦距下中心的分辨率还不错。最大光圈F4下已经达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效果,伴随光圈进一步缩小,画质有所上升。最佳光圈大致在F5.6-F8之间,此时画面中的建筑物和车辆都可以清晰可见,拍摄风光和大场景时建议使用。但伴随光圈再次缩小,画面出现衰减,在最小光圈F22下,画面细节影响较大。


与中心相比,11mm端边缘分辨率也基本都在可接受范围内。在F4最大光圈下,因为暗角的影响,画面曝光有所影响,并不是拍摄参数不同。从F5.6开始,边缘画质得到明显提升,远处高楼的窗口和主体都在清晰分辨范围内。与中心相同,F11后画质出现衰减,F22下画面出现模糊表现。


2、24mm镜头锐度



红框内为边缘/中心100%截图范围


看过了11mm端的画质表现,接下来笔者马上为大家展示24mm的分辨率情况。在拍摄评测照片时,笔者明显感觉到24mm焦段要比11mm好驾驭,并且无论变化还是中心,差距都没有这么大。当然,F4最大光圈的边角失光现象也得到缓解。


从官方的MTF曲线我们可以看到,24mm端的表现要比11mm好上一些。从实际拍摄的角度24mm端,最大光圈F4中心的分辨率已经变得非常可观,最佳光圈基本在F5.6-F11之间,在此区间,中心锐度毫无问题,应该说是广角变焦镜头中数一数二的了。最后是到F16-22阶段,光圈收缩过小,导致画面中细节流逝,明显看出与最佳光圈之间的衰退。


因为24mm端的中心情况已经相当优异,这勾起了笔者对边角分辨率的好奇,它是否也能得到惊艳的效果呢?从100%截图来看,边角画面中F4光圈下分辨率有些不如中心,不过也基本在接受范围内。最佳光圈要比中心的范围稍微缩小,F5.6-F8为其最佳表现。画面衰减情况从F11-F22持续出现,看来11mm和24mm的边缘情况相差不多。


二、畸变及暗角


11-24mm这样广的焦距,对于畸变和边角失光这两项问题是极为头痛的。在发布的几款16-35mm或17-40mm焦段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畸变的控制佳能还是拿手的,其中少不了研磨非球面镜片和非球面镜片等特殊镜片的加成。对于11mm这样广的焦段,佳能更是狠下血本,直接上了1枚研磨非球面镜片和3枚非球面镜片,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表现吧。


1、畸变


对于超广角镜头,很多朋友都会把“广角变形”和“透视变形”搞混,这两项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使用相机拍摄时的“拍摄角度”。如果大家使用平时角度进行拍摄的时候,没有任何仰角或俯角,画面中出现的变形则为“广角变形”。反之,如果出现了仰视或者俯视,画面就会出现透视变形。这种方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移轴镜头,一般拍摄建筑或室内空间时都会避免透视变形,此时他们就会通过移轴镜头改变焦平面和控制景深等方法,将画面中变形降到最低。



佳能EF 11-24mm f/4L USM镜头 11mm端畸变



佳能EF 11-24mm f/4L USM镜头 24mm端畸变


上面关于变形的话有些扯远,我们还是回归佳能EF 11-24mm f/4L USM这支镜头。通过上面两个砖墙的拍摄,大家可以看到,在平视视角的情况下,11mm端的变形真的令人吃惊。11mm的超广角阶段,画面尽是一点点桶状形变,线条除了边缘基本保持平直,佳能对于畸变的控制真是震撼了笔者一把。另一端24mm则是变形更小,完全在广角镜头内数一数二。这样的结果,绝对和四枚非球面镜片密不可分。


2、暗角




边角失光,又被大家称为暗角,这个现象一般出现在广角或超广角镜头,边角的成像光线与镜头光轴有较大的夹角,是造成边角失光的主要原因。沿着视场边缘的光线的前进方向看光圈,由于光线与光圈所在的平面有夹角,看到的光圈是椭圆的,所以通光面积减小。镜头光心到图像传感器的边缘距离较大,同样的光圈直径到达底片的光线夹角较小,亮度必然减小。




从上面11mm和24mm的测试来看,大家可以明显看出F4最大光圈下的暗角情况。其实在分辨率测试时,11mm的边缘分辨率F4和F5.6之间的曝光就有差异,这也是暗角影响所致。11mm下,F4的暗角比较大四个边缘覆盖范围很大,但是随着光圈缩小,F5.6下就得到了明显改善。反观24mm端,画面中暗角的程度明显优于11mm,就算F4也没有很大的影响。


三、紫边表现


光学上轴上色差和倍率色差是每支镜头都无法避免的问题,必须在光学设计的阶段就进行有效修正。除了多枚非球面镜片外,在EF 11-24mm f/4L USM镜头中还加入1枚UD和1枚超级UD镜片对色散情况进行改进。


在实际使用中,最为常见的色差就是紫边,通常出现在明暗反差较大的拍摄题材上。本阶段笔者通过逆光在树叶间进行拍摄,从叶子周边可以看到F4情况下会看到明显紫边情况,伴随光圈缩小,情况得到好转,在F22下,基本消失不见。


在24mm端,镜头的色散得到明显改善,只有F4最大光圈会有少许紫边出现,其余光圈基本没有变化。这种情况或许是镜头内置遮光罩帮了大忙,因为镜头的遮光罩无法拆卸,在旋转到24mm端时,前镜组会向内进行收缩,这样花洒型遮光罩会从侧面避免不同角度光线的乱射,从而减小色散的产生。


四、眩光表现



佳能EF 11-24mm f/4L USM镜头 11mm抗眩光测试截图


笔者在测试眩光这一环节的时候,采用过不同的入射角度。最后,只是在光源在中心偏于边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导致光斑及鬼影的产生,例如上图就是在F8光圈下进行拍摄的。在“ASC空气球形镀膜”与“SWC次波长结构镀膜”的加持下,佳能EF 11-24mm f/4L USM镜头只有在小光圈才会出现,并且是非常刁钻的角度。在日常使用中,笔者也拍摄了大量样张,但是眩光或鬼影出现的几率都比较低,如果不是刻意为之,基本不妨碍大家创作。


五、星芒测试


星芒效果,属于光线绕射的特殊现象,一般导因于镜头光圈缩的太小。星芒的形状对称与否,完全取决于镜头的光圈叶片形状,而芒数的多寡则取决于叶片的片数。奇数片的镜头出来的光芒数是叶片数的两倍,也就是说光芒会向两个方向延伸,比如叶片数为9,光芒数就为18。而偶数光圈片的镜头出来的光芒数和叶片数相等,有一个方向延伸的光芒和相对的重合了。上图为F8-F22各级光圈拍着点光源的效果,分别用佳能EF 11-24mm f/4L USM镜头拍摄阳光,可以拍出不错的光芒效果,由于这款镜头均采用9叶片圆形光圈,可拍出18条光芒。


实拍样片




编辑总结:
视野夸张、性能出色、定位较高


如果你追求极致的视野范围、喜欢拍摄气势磅礴的大场景风光,却又不喜欢鱼眼镜头那过于夸张的效果,那么这支Canon EF 11-24mm f/4L USM显然是最佳的选择——具备远超对手的视野,还有出色的光学素质。目前来看不论是N家口碑不错的14-24还是副厂腾龙关注度极高的15-30,在视野上都要输一筹。并且随着机身像素的逐年提升,这支为5000万像素机身准备的超广角显然更能发挥高分辨率机身的细节表现优势。


唯一让很多人苦恼的是镜头2999美元的价格(尼康14-24目前国内的售价不足9000元)。我们提文也有提到,镜头大量使用了特殊镜片(尤其是前组那块超规格的非球面镜片),而越高规格的镜片其制造成本也会成几何倍数的增张。 如果你追求最为极致的视野,并且可以接受这样的价格的话,买这支镜头就对了,如果觉得价格上超过了预期,那么其实也可以选择EF 16-35mm f/4L IS USM等其他超广角镜头。




优缺点汇总


优点:

1、远超竞争对手的夸张视角。

2、出色的光学素质。


缺点:

1、变焦环可以设计的更大一点。

2、为了视野与光学性能,大量特殊镜片的使用使得镜头造价比较高昂。


查看完整测评,请点击[阅读原文]


色影无忌·出品


来源:色影无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