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月二十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料乐队概念演出《受力分析 剧场版 1.0》首演。以概念设计和音乐创作为出发点,结合戏剧表演,服装造型,舞美搭建,道具装置,灯光特效,周边设计等元素的多媒体概念演出“受力分析”。香料首场受力分析完美收官,四面舞台开创乐队演出升级模式。

三月二十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料乐队概念演出《受力分析 剧场版 1.0》首演。以概念设计和音乐创作为出发点,结合戏剧表演,服装造型,舞美搭建,道具装置,灯光特效,周边设计等元素的多媒体概念演出“受力分析”,在当晚把现场布置成施工现场,用四面舞台调动了观众所有的感觉器官,夺目的声光电,哲学意味的VJ和现代舞,甚至是气味与音乐的交融都达到了眩目的极致,既愉悦了观众的感官,也挑战了想象力,可以用“绝对震撼”来形容。


能在短短三个月时间从一个想法到组建团队完成“受力分析”演出是一件被所有参与到的工作人员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演出”,预算紧,时间紧,成员所在地不集中,横跨春节,所有的现实都在逼迫这个年轻的团队,所幸他们一一解决,并且完成了首演。据团队成员透露,由于这次舞台搭建工程量非常大且涉及大量脚手架,有几位成员都在临近演出的晚上做过脚手架坍塌的梦,可见这次演出筹备的压力之大。“受力分析”演出综合mapping、巨幕投影、audio visual、led灯光等,并尝试将audio visual与led灯光秀进行结合,使得声光电多维度呈现,不拘泥于单一媒体工具使用,如此效果归功新媒体工作组WangShiFu小组三个月不间断对程序、硬件反复测试、升级,将专业与好奇心爆棚的态度展现到极致。


在“受力分析”中,所有艺术形式不是简单地拼凑,而是用来表述音乐表演所不能呈现的空间,而且将现场每一块都容纳到整体演出中,四面体的演出呈现不仅展现了香料团队强大的综合能力,更是将舞台空间与另一个空间结合起来,音乐、舞蹈、声光电、装置环环相扣,音乐表演得到了强化。舞台艺术与音乐在同一空间出现了非凡的融合,现代舞舞者用肢体与意识诠释音乐的情绪,四周的影像也幻化成异世界符号,整个现场仿佛带着哲学的思考。本次舞蹈部分负责人西瓜表示,所有“受力分析”里的舞蹈力图不完全是现代舞又不完全是戏剧,基本是固定的框架加现场即兴,考虑到现场规模以及观众人数,为了让都看到只有0.6米的舞台上演员的动作,全部编了以上肢为主的动作。香料一直想利用人体的所有感官通路,所以在《yelllow+black》歌曲中的推头动作既简单,又有点怪,有足够的间离感,不会夜店范儿,也刚好是推球(歌曲《西西弗斯》意象)的形象,而这个动作做多了前庭会些许紊乱,头会晕,视域会模糊,引导观众进入另一个层次的感官体验。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个海纳百川的平台,香料团队用四面体舞台,全媒体呈现展示了乐队演出最新的创新成果。香料的大胆尝试,去“乐队化”并保持整体氛围统一开创了乐队表演的2.0时代。该剧表现的是“异化”、“城市”、“局外人”、“西西弗斯”等现代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剧中,弱化歌曲概念,仅在最后邀请偷喜办乐队的紫檀与舒大卫来演绎唯一一首中文曲目《套娃》,这种设定挑战了国人对音乐“歌曲化”的既定预设,冲破了言语的障碍,让观众用最后感知到的感官震撼为“受力分析 剧场版”正名。接下来,香料团队会继续筹备“受力分析”2.0,香料乐队将在三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前往武汉参演“VOX拾.VOX和他的朋友们”的演出。







图片/ 关耳(Blind photography)
|
来源:墙报热点
作者:黄萌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