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小山:博物馆、美术馆与公众关系的现状

2015-03-24 14:15

  2015年1月16日下午,“思想与未来——大学与美术馆”论坛最后一部分“被动与主动:知识生产的有效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该部分议题详细探讨美术馆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并从公众角度探索美术馆文化建设新的可能性。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担任本场论坛主持,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馆长曲德益、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易罡分别做主题发言。

李小山

  李小山:博物馆、美术馆与公众关系的现状

  美术馆不管是西方、中国也都是比较抽象,抽象在哪里呢?青年也好、老年也好,都忘记我们中国的美术馆在中国土地上,在中国这样一个生态下,有我们特殊的国情所制约的这样的特点。从网上看各省的省级美术馆、市级美术馆展览的展单,80%左右是国画和书法。青年文化和现有的美术馆生态是毫无关系的。江浙两省不少,办展览是没有门槛的,只要交钱就可以办书法展和国画展,但是不要忘记,中国观众的群众基础也还就是这个,我们不要离开这个国情。那么观众的欣赏关于精英化这个问题,我们连中档化都没有,我们都处在底线左右,及格线以下的水平还来谈精英化呢?中央美术学院是试图做精英化的这样一个建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建国以后60多年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当代艺术、当代文化没有进入我们的美术馆序列。因为他们有大量的历史性的一些藏品,当代艺术美术馆不一样,它面对的是当下。但我们的当下,70%、80%的基本上是群艺馆水平。按照我们美术馆举办的活动来看,越是所谓的前卫,先锋的,观众越是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年轻人也没有热情参与,我们使了九牛二虎之力,配套各种项目,热情调动不起来。这个和年龄没有关系,这和生态有关系,在北京这样的雾霾天,我相信就算是中南海它也避免不了,他不可能戴一个防毒面具的。。

  当我们的美术馆80%、90%还停留在一个群艺馆的水平下,中央美院也好或者其他有少量的美术馆在做这个工作时候,非常艰难,效果如果不是等于零,基本上1%-2%的水平这个程度。还有一个我就不相信很多人为了讨好我们这个年龄层次的,说年轻一代不懂得生活方式,我完全承认,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不相信睡懒觉、打牌、闲聊,大把大把的虚之光阴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太中性了,就像鲁迅讲的,青年人当中有睡着的,有躺着的,有往前走的,还有往后面走的。我教的学生里面,有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些本科生的脑子之僵化令人惊讶,比80岁的老头子还僵化。为什么呢?你能怪他吗?我们的教育制度导致的。也许中央美院的生员是最好的,但我教的学生真是不咋的,我完全不佩服现代的年轻人,不仅不佩服,而且感到遗憾,年轻人里面的少量精英不能代表年轻人。关于美术馆的被动和主动这个问题,我们经过实验,从观众的构成来看很不理想,所以我们也在想办法,2015年,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还要做一些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在现有的美术馆展览、公教这样制度的体例下,能不能有一些新的措施出来,让患了“厌食症”的年轻人重新把胃口提一提。我们上学的时候好多书都是要轮流看,都是一个通宵看完,再给别的人看,就像一根油条来了,一块大饼来了,太好吃的美味了,现在呢?一桌子宴席上来了,他除了拍两张发两个微信,他没有胃口吃,“厌食症”。你的身体上的“厌食症”和精神上的“厌食症”,那种致命我不相信所谓的年轻人具有天然的革命性。所以主动、被动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zhumo01

      还不错啊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