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24 16:24
2015年1月16日下午,“思想与未来——大学与美术馆”论坛最后一部分“被动与主动:知识生产的有效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该部分议题详细探讨美术馆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并从公众角度探索美术馆文化建设新的可能性。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担任本场论坛主持,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馆长曲德益、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易罡分别做主题发言。
这是一个印尼的艺术家,他是一个用香菇做作品,他的概念,他自己创作了一些文字,有点儿徐冰的概念异曲同工之妙。
我看今年的未来展也有关上志的作品,香港艺术家的作品,他在做台湾的夜色的感觉,这件作品在台湾的时候遇到很多的困难,他用到邓丽君的卡带,伴唱带,还有一些影像,因为这里边有版权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处理版权的问题,而且版权的费用太高了,因为放映是一个版权,歌曲又是版权。后来我们转变了一个方法,在网络抓了她的影像,但是用另外一个来唱邓丽君的歌,这样我们就解决了版权的问题。你看右边是空调汽车,他谈了一些香港本身跟大陆的关系、跟台湾的关系。
左边是一个台湾艺术家的作品,这是是一个影像,这件作品对于美术馆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上面有一个加热器。在美术馆里面要控制温湿度,一个展场要有温湿度,但是有加热器,有水从上面掉下来,加热了以后改变了美术馆的温度。美术馆展场的温度,对我们来讲是一个两难,我们要展这件作品它是说为什么不展这件作品,我们还是要尊重艺术家,展场温度的问题我们可以牺牲一下。
这是泰国艺术展,为了这个问题,当时在台湾报纸有登这个伪币,因为它当时有一个大家来画这个钞票,钞票有整个认证系统,但是不小心被报纸报道出来,报道出来台湾银行来关切我们,问我们是不是做假钞,后来我们就去说明,花了很多的时间。
这是一个日本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个是澳洲艺术家的作品,他是一个影像作品,但是它通电以后用另外一种光学的方法来拍照,上面这个艺术家是韩国艺术家的作品,台湾现地制作,用数位来处理。
这左边是一个印度艺术家的作品,右边是大陆艺术家李刚的作品,为了吊这个线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因为它那根线是一根一根吊,要打一个洞,这一件作品我就布展了三天。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