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张羽——行走五台山”这个项目的启动始于今年二月,动因首先源于策展人商长松、媒体人王杰明及我们的泰谷永道艺术机构对艺术家张羽的采访,关于“水墨重阵——天津”,撞击生成了“张羽五台山计划”。工作筹划已经几个月了,今天我们终于行动了,我们将陆续报道我们团队行走的动态!也可以这样理解“张羽——行走五台山及五台山计划”从今天就开始了!也许朋友们觉得我们太不郑重其事,如何都应该有个发布仪式,我们想还是随缘!我们有非常给力的主办单位,筹备委员会等也会近日公布。
无论是“水墨不等于水墨画”,还是“终结水墨画”及“书写现代主义终结”,还是承载着“实验水墨”教父的责任,亦或是在极限上行走的艺术家张羽,在刚刚参加完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回国没两天,便又再次行走了。这要归结于张羽艺术的语言方式以及他经历了对西方艺术语言和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的深入研究、吸收过程之后,实现了他个人艺术语言的转换和升华,这次的行走是艺术家张羽再次超越极限,由此我们的整体团队拉开了“张羽——行走五台山”的序幕。
清楚的记得我们与艺术家的第一次交谈,张羽说——我在路上。
这句话很具想象力,我们在路上……
批评家朱其
策划人商长松
佛事顾问高德祥
运营总监鲁宁
活动总筹王杰明
“张羽——行走五台山”部分团员从北京出发。
出发之前是令人兴奋的,团员们相互问候,整装出发。
团员们迅速奔向自己的战车。
出征,时间是中午12点
按既定的目标和路线行驶
我们驶出了北京,进入河北,天空顿时阴沉下来。
随着驶入山区,弯道越来越多,路况也复杂起来。
阴沉的天终于开始下雨了,地面湿滑,雾气很重,车速也降了下来。
山越来越高,一路爬坡,重型车辆吼吼向前。
过了收费站我们进入山西境内。
刚一进入山西,我们便一头扎进一条四公里多长的隧道。
感觉在漆黑的隧道了开了很长的时间,好不容易看到了前方的光明,一出隧道口,浓浓的大雾便又挡住了我们的双眼,能见度不足30米。
在山西境内高速行驶没多远便到了五台山。已进入五台山,山上的树木显然茂密起来,好似一派江南景色。
说也奇怪,一路如影相随的雨这时渐渐的停了。
厚厚的云层忽地打开了一条缝,阳光透射出来,煞是壮观。
云开雾散,这对于我们来讲顿时心情大好。我们来了——五台山。
此时,白云渐渐淡去,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从天津出发的团员也和我们会和了,我们到达了五台山之行的落脚点——殊像寺,把车停好,住在寺里。时间是18点20分。
五台山的天空湛蓝湛蓝的,这在北京是不多见的,蓝天白云,红墙庙宇,好景色!
此时太阳渐渐收起了余晖,喧闹了一天的五台山安静了下来,火红的晚霞飘落山边,像舞动的红丝带,欢迎着我们…
从中午12点出发,到傍晚18点20分我们到达五台山殊像寺,历时六个多小时,虽然一路上路况复杂,雨水和大雾伴随着我们,但我们“张羽——行走五台山”全体团员团结一心,不怕艰难,克服困难,终于顺利到达了目的地,迈出了我们行走五台山的第一步。
作者:王杰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