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足砚流行: 魏晋时期砚形 向现代性过渡

2018-05-29 13:38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新的研磨用具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关键阶段。绘画技法的规范化与经典化,不仅促进了绘画用具制作技术和特性的进步,而且,部分贵族及士夫阶层对绘画的参与,也对绘画用具的精致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成了砚的形制向现代性的过渡,及其材质的不断丰富。这一时期,砚形仍以方形、长方形、圆形居多,但与汉砚最显著的不同,是不附研石。

  这一时期,砚面形成了墨堂、墨池等重要部分,砚盒也逐渐趋于简化。值得一提的是兴起于汉、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足砚。当时人们都席地而坐,书案低矮,于是要求高足砚以便于书写,生活习惯给砚的形制带来巨大变化。此风一直到唐宋高足椅和高脚书案的出现才趋于式微。

  此时,在汉代既已形成的圆形三足砚,逐渐向多足砚转化。除方形、长方形、三足圆形外,还有十蹄圆形、上圆下方形、风字形、箕形等多种形制,砚饰有人面纹样等类型。

  西晋张华《博物志》所记:“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由此,红丝石砚至迟在西晋时已经出现。魏晋南北朝的材质除前代已有的石质、铜质等以外,由于瓷器工艺的进步,青瓷,白瓷砚随之产生,并兴盛一时。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