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晋江暑期文博活动“好戏连台”

2018-05-30 22:26

  

  宋代米黄釉绞胎弥勒坐像 

  公益鉴宝活动现场  

  吴鲁书法作品

  今年第42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福建省晋江市博物馆采取立足自身馆藏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展览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走进博物馆,享受以文物、历史为主题的文化大餐,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旨在提醒公众认识到“博物馆是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生活,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合作,实现和平的重要机构”。

  为进一步丰富晋江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晋江市博物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举办了“撷珍·邂逅——晋江博物馆典藏文物展”“金兰杨柳梦·贝玉海丝缘——漳州海丝贸易番银特展”“骏犬啸天——戊戌狗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文化传承家风教育亲子联谊讲座”“七田阳光——把‘文物’带回家巡展”和公益性民间藏宝鉴赏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记者了解到,宋代米黄釉绞胎弥勒坐像、明万历青花大缸、明天启李仲芳款龙把紫砂壶、明代银雕花提梁壶等文物精品,原都散落于民间,如今能“安家”晋江市博物馆,缘于有一位“识宝伯乐”。这位“识宝伯乐”就是晋江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世春。“撷珍·邂逅——晋江博物馆典藏文物展”中的国家一级文物宋代米黄釉绞胎弥勒坐像,就是黄世春从晋江池店一位新加坡华侨手中征集来的。

  黄世春生于1935年,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文物保护工作,1995年退休,即使是退休之后,他仍然活跃在晋江文博一线。

  “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晋江博物馆的展览活动既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如从漳州引进的“金兰杨柳梦·贝玉海丝缘——漳州海丝贸易番银特展”很有特色。据悉,本次展览共展出西班牙国王头像双柱币、荷兰“马剑”银元、美国“拿花”银元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种海丝贸易番银,是海丝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弥足珍贵。

  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都是晋江藏友们的一次盛会。本次公益性民间藏宝鉴赏活动,该馆邀请了福建省文物鉴定专家为藏友们甄别真假、解疑释惑。记者在现场看到,晋江的曾先生带来了晋江籍福建科举时代最后一个状元吴鲁的两件书法作品,受到专家肯定。据主办方介绍,希望通过免费鉴宝活动提升晋江藏家的文物鉴赏力,掌握一些文物的鉴赏技巧。这样在收藏的过程中,避免上当受骗,树立正确的文物收藏观。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尼松义,左子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