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门在外,入住不同的酒店,往往是我在旅程中最期待的亮点之一。有的人认为旅行时往往忙着享受城市活动、或忙于工作,酒店只是晚上躺下休息的短暂停留空间,只要有舒适的床能够休息便可以了—— 我实在不大同意。的确,舒适的床铺枕具固然重要(怎样为客人提供最舒适切合个人需要的枕具,在酒店业界早已讨论了无数遍),因为这令我们能够补充体力,充满力量地面对新一天的探索;但对我而言,酒店实在扮演着比休息重要太多的角色,是设计力、款待基淮、在地文化载体的最佳体现,每当有成功的新酒店出现,它们之所以成功,往往均在于它们为服务业的核心下了新的定义。

随着社会不断转变,人们对酒店的期待也有所改变。以往出行,大家均重点搜寻几家大品牌,因为品牌便代表知名度,而知名度则代表品质。但今日人们更嚮往独一无二的体验,“一流”已不足够满足人们的猎奇心态,更希望入住时能顺便体验当地文化和情怀;不但需要亲切如家,也是接触其他人和社交的场所。正如万豪和凯悦这些大品牌,也纷纷推出Moxy、Autograph,或是Andaz这些品牌副线,各自以不同的鲜明印象,来吸引较年轻富活力的消费群。而他们的共通点是,均省却了过往高级酒店所给人的严谨、酒店各设施区域分明的运作模式,而是以一种轻松、收费简易,令追求平等反威权的年轻一代,入住时能够尽可能的一站式轻便。

一脉相承的,还有近年所出现的一系列主打“lifestyle”的新兴酒店,当中包括新型酒店集团Habitas,它在墨西哥Tulum所开设的首家酒店,最能反映其精神的可说是置中的一大张木长桌,是住客流连认识新朋友的场所,一改过往的休息区均低调、分散、重视隐私的做法;其位于沙上的酒吧,亦进一步强调了其“social architecture(社交建筑)”的社交性主旨,其为住客提供的一连串活动亦鼓励人们走在一起,自然也顺理成章——丛林中的庭园戏院、说故事活动、集体瑜珈或按摩、日落DJ派对等......

近来亦出现了所谓的“快闪酒店”,如700,000 Heures,每几个月会从一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每次移动均务求在最优秀的地点,提供最精彩的活动,永不重覆的特点,便自然已经新鲜感满载。

而面对户外活动的趋势,一些以户外活动为主打的酒店也将这些运动的体验推到极致,并带来最奢华的享受。或许大家都听过日本着名星野酒店的河口湖分店,将流行了一段时间的Glamping(豪华露营)提升为结合户外和室内的富士山体验,从入住时挑选自己在入住时使用的帆布背囊,内含地图、望远镜、头灯和乾粮等让你开始一趟奢华有型的户外之旅;入住期间从野坎、骑马、营火会、登山等各式户外活动应有尽有,或你也可以只待在面向富士山的客房内享受个人时光。

世界的另一边,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如Amouage、The Surfrider等以衝浪为主打的酒店,正合2020年奥运会衝浪正式登场的潮流。

这一切一切,均说明了酒店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紧密的关系。当世界正以前所未有快速的速度前进,要捕捉人们最当下时兴,甚至内心当下还未被发掘的欲望,仰赖的往往是营业者的目光和无比敏锐的触觉。正如酒店业界被不少人膜拜、以Aman品牌革新整个酒店业运作的Adrian Zecha曾说,“当你花时间作市场调查,机会很可能便一闪即逝”。一间好的酒店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如我一手策划、即将在新尖沙咀海滨地标Victoria Dockside毗邻登场的首间香港瑰丽酒店。有机会再与大家分享更多有关瑰丽酒店的故事。


关注郑志刚
▽
微博@ Adrian郑志刚
微信@ Adrian郑志刚
(ID:adrian_artdi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