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5-31 15:03
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8年05月30日上午10:45,佳士得香港2018年春拍,佳士得专家悉心挑选了三件珍罕非凡的乾隆御窑瓷器,特别打造以“乾隆三希”为题的专场拍卖,一来效法乾隆皇帝之雅趣,二来藉此表现乾隆皇帝对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愿景,分别对应仿古、农耕、婴戏主题的瓷器,全部成交,总成交额高达160,425,000港币。清乾隆 青花春耕图双福如意耳大抱月瓶(现在)600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6985万港币成交;紧随其后的清乾隆 瓷胎洋彩黄地锦上添花莲纹长春百子图双龙耳瓶(未来)570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6647.5万港币成交;清乾隆 绿地金彩雕青铜纹双系尊一对(过去)200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加佣金2410万港币成交。
“三希堂”是乾隆皇帝书房的名字,位于紫禁城养心殿,收藏了大量珍稀书法名作,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宝。因此“三希堂”之名一说是指该处收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这三件珍宝。
现在
中国以农立国,满清帝王为显示君权天授,非常重视农桑。乾隆帝贵为天子,位居天地之间,每年需主持耕耤礼,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巩固其政权。“乾隆三希”拍卖中的一件抱月瓶敦硕雄壮,以明艳青花两面绘春耕图,实蕴含崇高政治理想、一国之君对天下一统的期许,故此瓶不只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更是彰显皇家正统地位的臻品。
在皇家御制瓷器上描绘农人辛劳稼穑的日常情景,当然也表达当权者不忘本、体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苦、明了“五谷熟而民人育”之治国道理,大有提点、诱导之意。也许这正是此抱月瓶烧制得如此庞大的原因。南宋朝廷开创刊刻耕织图的先河,时至清代,康熙皇帝令宫廷画家焦秉贞据《耕织图》刊本,另绘殿本《御制耕织图》,以便在全国各地派发。
1696年版《御制耕织图》木刻本,寒山堂珍藏,佳士得伦敦 2013年5月14日拍品97号
乾隆当政期间,宫廷亦制作各式以耕织为题的宫廷画及工艺品,如佳士得香港2004年拍卖的乾隆御制刺绣屏幅八幅,足证农桑之兴衰对国祚社稷何等重要。
民强则国盛,故此雄伟壮丽的青花抱月瓶,有着贯穿古今的象征意义,提醒世人勿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纹饰与本拍品相若的大型御制抱月瓶极为罕见,此器想必是皇帝特为某个庆典所订制。已发表作品中,有二例题材近似的斗彩乾隆瓶:一例为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另一例为希尔德斯海姆的罗埃默博物馆珍藏。巴尔的摩华特斯艺术博物馆藏一例相同的青花抱月瓶,其上的耕图也脱胎于耕织图上的构图。这两件青花抱月瓶其他的纹饰相差无几,看来很可能是特别订制的同一批器物。
无论是本拍品或华特斯珍藏,春耕图的近景均有两株梧桐,这一细节未见于《御制耕织图》刻本。在画的前景添加梧桐,其用意应该不单止是为了使画面平衡有致,或框景为图。众所周知,凤凰喜栖梧桐,而这种瑞鸟仅见于太平盛世,且与统治者息息相关。所以,此树可能隐含了歌颂皇恩浩荡、祈求时和岁稔之意。此外,梧桐音谐“同”,故亦暗喻“天下一统”。另外,此青花抱月瓶曾是仇焱之旧藏,1993年5月香港蘇富比春拍中释出;再次现身拍场是在2004年11月1日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734.375万港币成交。
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8年05月30日上午10:45,佳士得香港2018年春拍,佳士得专家悉心挑选了三件珍罕非凡的乾隆御窑瓷器,特别打造以“乾隆三希”为题的专场拍卖,一来效法乾隆皇帝之雅趣,二来藉此表现乾隆皇帝对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愿景,分别对应仿古、农耕、婴戏主题的瓷器,全部成交,总成交额高达160,425,000港币。清乾隆 青花春耕图双福如意耳大抱月瓶(现在)600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6985万港币成交;紧随其后的清乾隆 瓷胎洋彩黄地锦上添花莲纹长春百子图双龙耳瓶(未来)570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6647.5万港币成交;清乾隆 绿地金彩雕青铜纹双系尊一对(过去)200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加佣金2410万港币成交。
“三希堂”是乾隆皇帝书房的名字,位于紫禁城养心殿,收藏了大量珍稀书法名作,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宝。因此“三希堂”之名一说是指该处收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这三件珍宝。
现在
中国以农立国,满清帝王为显示君权天授,非常重视农桑。乾隆帝贵为天子,位居天地之间,每年需主持耕耤礼,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巩固其政权。“乾隆三希”拍卖中的一件抱月瓶敦硕雄壮,以明艳青花两面绘春耕图,实蕴含崇高政治理想、一国之君对天下一统的期许,故此瓶不只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更是彰显皇家正统地位的臻品。
在皇家御制瓷器上描绘农人辛劳稼穑的日常情景,当然也表达当权者不忘本、体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苦、明了“五谷熟而民人育”之治国道理,大有提点、诱导之意。也许这正是此抱月瓶烧制得如此庞大的原因。南宋朝廷开创刊刻耕织图的先河,时至清代,康熙皇帝令宫廷画家焦秉贞据《耕织图》刊本,另绘殿本《御制耕织图》,以便在全国各地派发。
1696年版《御制耕织图》木刻本,寒山堂珍藏,佳士得伦敦 2013年5月14日拍品97号
乾隆当政期间,宫廷亦制作各式以耕织为题的宫廷画及工艺品,如佳士得香港2004年拍卖的乾隆御制刺绣屏幅八幅,足证农桑之兴衰对国祚社稷何等重要。
民强则国盛,故此雄伟壮丽的青花抱月瓶,有着贯穿古今的象征意义,提醒世人勿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纹饰与本拍品相若的大型御制抱月瓶极为罕见,此器想必是皇帝特为某个庆典所订制。已发表作品中,有二例题材近似的斗彩乾隆瓶:一例为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另一例为希尔德斯海姆的罗埃默博物馆珍藏。巴尔的摩华特斯艺术博物馆藏一例相同的青花抱月瓶,其上的耕图也脱胎于耕织图上的构图。这两件青花抱月瓶其他的纹饰相差无几,看来很可能是特别订制的同一批器物。
无论是本拍品或华特斯珍藏,春耕图的近景均有两株梧桐,这一细节未见于《御制耕织图》刻本。在画的前景添加梧桐,其用意应该不单止是为了使画面平衡有致,或框景为图。众所周知,凤凰喜栖梧桐,而这种瑞鸟仅见于太平盛世,且与统治者息息相关。所以,此树可能隐含了歌颂皇恩浩荡、祈求时和岁稔之意。此外,梧桐音谐“同”,故亦暗喻“天下一统”。另外,此青花抱月瓶曾是仇焱之旧藏,1993年5月香港蘇富比春拍中释出;再次现身拍场是在2004年11月1日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734.375万港币成交。
来源:华夏收藏网-拍卖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