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京城最后的“秘境”西海,一场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器的对话展正在进行中

继2017年成功举办第一回跨界艺术展后,西海茶事跨界艺术展第二回在2018年9月29日盛大开幕,主题为“茶之美”。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分会场,这场活动持续一周,期间包括生活美学论坛,系列讲座、茶会雅集、茶寮装置展以及一场当代茶器展。当代茶器展以美物抵心为策展理念,在西海48文创园区(普济寺遗址)的毗卢艺术中心展出两岸当代最具代表的手作茶、花器十四件(套)。

普济寺毗卢殿始建年代无考,重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因地势高而俗称高庙、关帝高庙,也叫华陀庙。清康熙年间曾为大学士明珠家庙。清咸丰十年(1860) 恭亲王奕欣将关押在刑部监狱的英法联军代表巴夏礼等人送至此处囚禁。毗卢殿为普济寺仅存殿堂。

—— 百度百科


展览设计面临的若干问题:

一、空间,大殿进深短而挑空高,平面狭长

二、展品,器物精细而体量小,在空间中缺乏份量

三、文保规范,限制常规展场搭建方式


北京西海48文创园 毗卢艺术中心平面图

展览的设计思路是将这些问题视为转机,从观展体验出发,以“游观”为核心:

1、以展台的分布衍生游观路径,借移步景异之法,为观者获取丰富体验创造机会。

2、降低光源,把视线引向视平线以下,在聚焦器物的同时虚化大殿挑空,塑造器实空虚的空间感。

3、挑选十四件明清日常柴木家具作为器物承台,其所具有的时间质感能恰当地烘托展品的传承与创新。

4、采用垂幕围合殿内空间,符合文保规范,同时垂幕上的连续茶器图形也与展品形成视觉呼应。

5、改变先图纸后执行的设计程序,通过现场直接摆置器物与承台来构建彼此的关联性。


根据现场摆置绘制的平面概貌图,所有留白的部分均可串联为游观路径


垂幕图形局部

毗卢艺术中心 展览外景



展场入口~以垂幕形成屏风,分割室内外视线

东南向北视角

南向北视角~檐下的灯光透过窗棱洒入殿内,光斑似西海月下波光

南向北视角~夜场展览,更能使观者沉浸其中

南向北视角

东北向西南视角~前景-九德 / 青花瓷花觚,承台-花梨木麻将桌(清)

北向南视角~前景-吴晟志(台湾)/ 火缽,承台-榆木马蹄腿炕桌(清)

西北向东南视角~前景-晓栋 / 密色钵,承台-榆木酒桌(清)

北向南视角~前景-陈念舟(台湾)/ 金银壶,承台-榆木供桌(清)


陈高登(台湾)/ 锔青瓷碗各一,承台-红木几一对(清)

陈高登(台湾)/ 锔青瓷碗,承台-红木几(清)

陈高登(台湾)/ 锔青瓷碗,承台-红木几(清)

刘杰 / 梅瓶,承台-榆木打洼腿酒桌(清)

刘杰 / 执壶,承台-榆木一腿三牙八仙桌(清)

吳偉丞(台湾)/ 破常相(茶器一组),承台-榆木剑腿酒桌(明)

九德 / 青花纏枝蓮花觚,承台-花梨木麻将桌(清)

九德 / 礬紅描金龍紋蓋碗,承台-核桃木六角香几(清)

晓栋 / 密色钵,承台-榆木酒桌(清)

晓栋 / 密色钵,承台-榆木酒桌(清)

吴晟志(台湾)/ 火缽与手捏,承台-榆木马蹄腿炕桌(清)

吴晟志(台湾)/ 火缽与手捏,承台-榆木马蹄腿炕桌(清)

陈念舟(台湾)/ 金壶,承台-榆木供桌(清)

陈念舟(台湾)/ 银壶,承台-榆木供桌(清)

晓栋 / 龙泉窑花筒,承台-楠木圆包圆炕桌(明)

晓栋 / 龙泉窑花筒,承台-楠木圆包圆炕桌(明)

章格铭 / 獨享(茶器一组)-金壶,承台-榆木春凳(清)

章格铭 / 獨享(茶器一组)-金壶,承台-榆木春凳(清)

九德 / 仿乾隆青花纏枝連紋大缸,承台-榆木春凳(清)

九德 / 仿乾隆青花纏枝連紋大缸,承台-榆木春凳(清)

* 缸中两尾金鱼由西海48文创园物业管理部门提供


本次西海茶事·当代茶器展将延期至10月22日
在美丽的西海之畔、西海四十八文创园内,千年古刹毗卢殿中赏当代茶器
感受一种全新的观展体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