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用玉史与造玉史。相传,早在清代,赏石藏石之风盛行,帝王对奇石、玉石、园林非常崇尚,并雕刻建设了大量汉白玉雕件:汉白玉狮子、汉白玉碗罐等。清代琢玉的规模、种类,在中国古代玉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其工艺水平集历代工艺之大成,掀起了中国古代最后一个造玉高潮,它艺术成就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乾隆时期”。而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发现了汉白玉这么高洁素雅的原料,利用这种优质原料进行雕刻的艺术创作,也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而近几年来流传下来的汉白玉作品的市场行情越来越好,拍卖成交报价屡创新高。汉白玉历经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可见其魅力之大,价值之高。
此汉白玉碗,口径为105cm,底径为53.2mm。此器,圆唇直口,弧壁,圈足。石质细腻温润,琢工精细。刻板而不失生动,是不可多得的玉艺术品。
底部刻着篆字,上书“乾隆孝粉”。整体十分通透,有玉质光感 。 此碗像玉石一样润滑细腻,琢工精细,造型端庄,这种材料的汉白玉,从古到今都极为少见。清乾隆玉器之所以深受市场热捧是有历史根源的,乾隆时期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昌盛时代。乾隆在位期间是清宫收藏古玉最多的时期,据说乾隆皇帝咏玉的诗文就有800首之多。乾隆诸子取名均与玉器有关,皇帝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玉之福祉润泽其后代。乾隆皇帝对玉的痴迷,促使“乾隆玉”成为18世纪中国玉的代名词,乾隆玉也成为中国古代玉器发展进程中最耀眼的明珠。
关于汉白玉名称的由来,人们众说纷纭。相传从中国古代起,多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的石阶和护栏,被历代人人墨客诵吟诵唱,所谓“玉砌雕栏”华丽如玉,所以称作汉白玉;也有一种说法是,从我国汉代起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石材修建宫殿,装饰庙宇,雕刻佛像,点缀殿堂。因为是从汉代开始使用这种建筑材料故称汉白玉;还有一种说法是汉白玉的“汉”字本应就是流汗的“汗”,汗字代表了汉白玉最鲜为人知的一个特征,真正的汉白玉,并非真的洁白无瑕,而是洁白中隐藏着浅浅的纹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记一样。当然,最为大众接受的说法是我国从汉代开始就使用这种洁白无瑕的美玉来做建筑材料,人们就顺口称之为汉白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