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早就听他说过一箭之地就能改天换地,这些看似由像素组成的作品就是距他家一箭之地的草丛中得来的体验。当他每天牵着小狗在草坪上溜达的时候,禅机浮现了。在这二十四节气中,阳光、风雨、冰雪就是匆匆过客,草丛还是草丛,一岁一枯荣,生生不息。人们视觉的麻木,理性的缺失在庸碌中如风般路过,却没留下半点记忆。而从他作品中真切地看到了顿悟之下的觉察,自然演化和永恒的定律,平淡中生命的涌动,他细腻而敏锐的窥视了生命的真相。
昨天忽然看见杜尚的几句话觉得特别适合他,就此摘录几句:艺术家的状态比他的艺术更为重要,这很自然,也很正常。“艺术”这个词让我感到有趣,它是从梵文来的,他的意思是“做”。由于人心中没有是非高下之分,没有好坏你我之别,生命便可以完全无拘束的展开,到了这一步,人生便是艺术。
物质上的方式是:沉默、缓慢、独处。我要的东西不多:棋、咖啡、过好二十四小时。
这有些像蒙马特区的波希米亚似的风格——活着,画画,做一个画家——从根本上说不意味着任何东西。
张培立自述:画画到现在自己感觉越来越不会画了,但对画画的热情始终没有减弱。通过对草的描绘来表现二十四节气已有好多年了,越画越觉得有意思,草的生长和节气的变化,无形中影响着自己。我只是把这种感觉记录下来,就像日记一样把我的感觉和想说的通过点、线的形成印迹记录下来罢了。就这样一如既往的延续着,生活着。
张培立作品 水墨纸本
张培立1963年生于北京,目前生活工作与北京。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