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化和艺术之随感:砖雕石刻里的明清时光、明清砖雕艺术。。。。。。(来源:北京晚报

文化和艺术之随感:砖雕石刻里的明清时光、明清砖雕艺术。。。。。。(来源:北京晚报)

每次来到雍和宫,必定要去国子监街走一走。黄昏时刻,夕阳下的槐树还未长叶,疏离细密的枝条在天空画下写意画,也许是穿越剧看多了,常常想着保不齐哪天会遇见一群读书郎,手拿书卷,谈笑风生,从我身边走过。

这次前来,却是为了一睹3000多件砖雕石刻的容颜。

出了地铁雍和宫站C口,在佛香佛乐中穿行四五百米,来到国子监街,地图显示30到终点,抬头一看原来街头第二家就是,院门前立着牌子,“北京松堂博物馆”,白底黑字也算醒目,只是往常来只顾得往前走,忽略了街口的景致。

大门内侧,一边是“耕读传家”的砖刻,一边是守门的石刻,不仔细看还真是错过了呢。大门里头还有二门,中间部分较为宽敞。院门口有“月下追韩信”的石雕石刻,屋顶是祈盼天神佑护的“望天吼”,古井带着咸丰年间的款,全北京城惟一的四合院上马石、惟一的周文王台阶石在这儿都能看到。这座四合院的墙壁、楼檐处处是以明砖清瓦为主体的建筑构件,砖雕石刻占到七成,号称“全北京最好的民宅四合院”。粗略统计,四合院里的建筑构件数量有3000多件。

再进一个门,院子格局稍小,然而举目望处,皆藏古韵。大到墙壁上的巨型图腾雕刻,小到院落里的石雕鱼缸,这边墙上刻的是明末著名书法家倪元璐为某位探花题写的“探花及第”,那边檐下是精美的木雕石雕,每一个角落都值得鉴赏,每一寸砖瓦都凝聚着历史。

听说这家博物馆的主人李松堂先生仅收集这些砖雕石刻就用了半个世纪,后来又花两年时间,将收集来的明清构件雕刻在四合院的墙壁、楼檐等处,这才打造了这一精美绝伦的四合院,细节之中无不体现出主人对这些雕刻作品的热爱。

作者:lliudw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