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陈仕彬国画花鸟《荷花图》

陈仕彬国画花鸟《荷花图》

(装饰效果图)

《雨后池上》

刘攽 〔宋代〕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荷花图》140cmX60cm 2017年

自古以来荷花一直都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千年来常被诗人所吟唱,被文者所歌赋,亦是书画家所热心的创作题材。清代石涛有诗:“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仿若一幅美妙的画卷铺于眼前,微风吹来,荷与船共摇,游人卧赏此中美景,惹人羡慕。宋朝周敦颐尤爱莲,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高尚品质。故若有一池荷花,或随风摇曳,或微雨羞舞,或卧于旁石对诗吟唱,或即兴挈壶相与醉,岂不妙哉!

画家喜爱画荷花,除其品性原因之外,还在绘画构图上有所思考。任何一幅画都离不开点、线、面这三个元素,而荷花最具代表性,“面”主要指荷叶,“线”主要是荷梗,“点”主要有花蕊和苔点。我们来看一下陈仕彬的这幅画,点、线、面三个元素显而易见,画中充满了对比和变化。“面”的大小和方圆,“线”的长短、粗细和曲直,“点”的大小和轻重;墨色的浓淡、干湿和枯润;用笔的轻重缓急。

潘天寿曾说:“画事之布置,极重疏密、虚实四字,能疏密,能虚实,即得空灵变化于景外矣。实,有画处也。须实而不闷,乃见空灵,即‘实者虚之’之谓也。虚,空白也。须实中有物,才不空洞,即世人‘虚者实之’之谓也。画事能以实求虚,以虚求实,即得虚实变化之道矣。”可见“疏密”和“虚实”对于作画非常的重要,陈仕彬的这幅画中对此有十分巧妙的处理。画中可分上、中、下三部分,中间“虚空”,上下为“实”,最为妙处在于上和下又同时存在“虚实”和“疏密”的对比变化。画面上部整体墨色较重,下部淡墨居多,此为“虚实”;上部留白空间疏朗,所谓“疏可跑马”是也,下部密集,是谓“密不透风”,此为“疏密”。其中妙趣于有意无意之间,颇为自然。

另有三处颇为精彩:一是荷梗,此需中锋一笔完成,将力量、轻重、虚实、曲直等融于一笔之中已属不易,枯润齐现更是难得,莲蓬一枝尤为绝妙;二是用墨,尤以荷叶最为突出,均以大笔铺写而成,一笔落纸,意境横生,展现出了画者的果敢豪爽之气;三是用色,着色淡雅,如天降之女,高雅之气漫于其间。

国画与书法相通,作品的好坏、气韵和格调基本从一笔一点之中就可寻见。有胆有识、奔放豪迈之人,其作品定有精彩绝伦之处,必不会少大气磅礴之气,陈君当属此类。此作画者将豪放与细腻融合甚妙,使人百看不厌。

——致清

【局部欣赏】

局部一

局部二

局部三

局部四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