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街老景老行当

作者王春波(鲁润)、王春雷速写

李晓勤 温 岩

为挖掘太原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太原精神,2018年4月9日,天龙·记忆版开设了“太原老营生”专栏,出刊三期后,由专栏发展为《老街老景老行当》专版,勾起了无数太原人的回忆,成为“传承历史文化 讲述太原故事”的重头戏。11月26日刊发第40期,为收官之作。两年多来,总计114幅手绘、近六万文字,特别是去年春节前后的手绘年俗图,都让读者在叹赏之余对画者鲁润、撰稿王春雷充满了好奇之心。

近日,记者采访了鲁润与王春雷这对生活中的亲哥俩儿——鲁润是王春波的笔名。哥哥王春波是太原市第三十中学校高中专职美术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弟弟王春雷是太原市城市照明管理处宣传部部长。

王春波:可工可意 象外有境丹青中

王春波是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高中课改专家指导组成员,山西省、太原市教学能手,太原市名师,太原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教育学会书画院副院长。王春波肩负着全校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常规教学之外,还担负着艺考生的培训辅导工作,常常有学生家长慕名去学校找他,想让孩子跟着他学画,因为他培养的学生考入中国各大美院及综合类高校的居多。

王春波不仅是教学上的一把好手,一位高人,更是痴迷丹青,笔耕不缀,教学之余埋头创作,画作入选全国性及省市各类美展,获得各类美术比赛大奖。

王春波最喜爱的是连环画,几乎收齐了当年的连环画名作,从名家笔下汲取营养,笔力日臻老到。当他的“太原老营生”系列画作被小心翼翼地展示开来时,那份惊艳真让人无法言说。王春波手中掌握的笔墨功夫和胸次积累的学养根底在那一刻展露无遗。

当即与王春波拍板:这画稿我们用了!

之后,王春雷配文,“太原老营生”专栏在天龙·记忆版亮相。朴实真切的语言,精心描绘的画作,引发了读者的极大兴趣,认为不仅能从中回味曾经的温馨,也为历史以另类的艺术形式做了叙述,但总感觉每期一幅的规模不过瘾。于是,后来,专栏扩为专版,每期三幅,“太原老营生”变身《老街老景老行当》,专版一直到40期。

犹记得2019年春节前夕,整个空气中都洋溢着为春节忙碌的紧张与欢快,我们自然也不例外。“我们的节日”系列专题做了多年,年年要有新突破,新角度。那么,这次的春节如何展现呢?我们想到了王春波、王春雷兄弟。可不可以请王春波将腊月的年俗用画笔表现出来?这兄弟俩自小在老家随爷爷、奶奶长大,回到太原父母身边后,老家浓浓的年俗成为他俩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王春波满口答应,先放下手头的创作,在教学、辅导的繁忙之余完成这次创作。

两天后,与王春波电话沟通,恰是他刚从画室返家途中。一聊之下得知,自打确认此创意的那天起,他就开始构思并投入创作,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没回家了。“今天上午实在困得撑不住了,得回家休息休息。”

又一天上午,与王春波约好在其单位的传达室见面。

王春波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从自制的圆纸筒里小心地拿出一卷纸,又小心地展开在桌上,在场的老师们一片惊呼。只见每幅宣纸画作长两米多,两两成组,气势壮观。那用毛笔仔细勾勒的线条,传神地再现了人物的表情神态与动作,也复活了一件件老物什。

王春波一扫之前的疲惫,兴奋地为我们讲解着每一个细节:腊月三十儿包饺子的,这个是奶奶,那个是妈妈,那俩是孙子、孙女,一家三代,天伦之乐。经他一说,再看,果真是“老中青”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简直像要从画中走出来。

有一幅画上的门闩处线条画长了,“处理图像时,您可一定要记得把那一截抹去啊。我这一是时间紧张,二也是画上不好改了。”王春波再三强调。以后,他还致电问询,直到听说修改完毕才放心。其实,那只是整幅图画中很边角很不起眼的一个细节,但王春波就是这么认真的一个人。

组版时,四组图文一个版面,两个通版的规模,但缺乏一个有机的整合体。于是,又让王春波画了幅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装饰图。

无论文字还是画作,这组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的版面甫一问世,就引来一片赞叹声。

其实,这是王春波的必然,因为他的骨血里充溢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比热爱,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他可以整篇背诵名家经典,他甚至要求学生也背诵古文名篇、诗词。这种素养体现在他的文字上,就是诗性张扬,文心若锦。翻看他的文集,会有这种感慨:真是画画里文字好样的。

他对乡村有着天然的热爱与依恋。每年暑假,他都会带学生赴太行山写生,一住就是一两个月。远离都市的喧嚣,他很享受这种在旁人看来既是苦行僧又出力不讨好的事,我们以为完全出于他的情怀,热爱自然的情怀。曾亲眼见过午饭后走出餐厅的他,被满世界的灿烂阳光照耀时,他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仰天大拜:“多么灿烂的阳光啊!”之后,又俯身叩头。这举动看得人发呆,继而便理解了他:一个文学功底扎实的画者,怎能缺了浪漫的文人气质?他的文集,他的诗歌,都佐证了这一事实。他以传统文化滋养自己,再以笔墨描绘自己追寻的纯粹境界,感悟生命中直抵内心的艺术情怀。他用传统的艺术语言吐露着他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王春雷:亦文亦摄 字里无界天地间

哥哥王春波性格爽直,弟弟王春雷则相对内向,个头高大的王春雷留着长长的络腮胡,那是应哥哥的要求为学生们做模特而蓄的。

格非小说《锦瑟》里有一句话:“时间的长河总是悄无声息地淹没一切,但记忆却常常将那些早已沉入河底的碎片浮出水面,就像青草从雪地里重新凸现一样。”当王春雷看到哥哥“太原老营生”的画作时,埋藏在记忆深处的风采流韵、渐成远去的背影,“就像青草从雪地里重新凸现一样”,回环的时空,一切都以追索起始。

王春雷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从小在老家生活得自在又快乐,丰富又多彩。田野,炊烟,场院,磨坊,鸡狗,猪羊……无一不让春雷着迷,而他最喜欢的还是过年过节时那种浓浓的乡俗。二叔是村里的木匠高手,时常从县里买回大圆木在宽大的院里锯、割、推,按照村民的要求打造家具、沙发、高低木柜等,他边玩边看,记在心里。那时父母在太原居住的大院里谁家有孩子结婚,二叔都会专程从老家骑上自行车到院里,为人们做家具。

要上学了,王春雷回到太原,回到了父母身边。完全有别于乡村的老太原生活让他颇感新鲜,他关注着城市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变化。爆米花是孩子们的最爱,走到哪儿都能遇到,如果院里有,一般都要爆上一瓷缸玉米。钉马掌的就在他家旁边,常常吸引孩子们驻足围观,还能捡上些大片小条的骡马掌边角料,放在花盆里当肥料。那时,他们家住的是平房,时间长了屋顶的顶棚就要重行换装,糊顶棚的师傅去了,他会给打个下手。当时的北营地区很大,厂矿企业很多,周边的黄陵乡和山针两条街十分热闹,商铺、供销社、小型饭店、旅店、理发店相对集中,南来北往做买卖的,刻图章的,捏糖人的,打竹帘子的……可说是五花八门。

王春雷是个有心人,百姓的日常生活都记录在脑子里,这时,他应哥哥的要求开始如数家珍了。

“太原老营生是历经烟雨浸润的老太原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原汁原味,而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已很难寻觅到它们的踪影了,涌现众多能人巧匠的职业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用心记载,用文字记录,用画笔再现,为城市留历史,为历史作记录,这是我们哥俩儿的使命,也是我们作为太原人的一份责任。”王春雷如是说。

王春雷是单位的中层干部,日常工作繁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梳理写作老营生的故事。为了准确描述弹棉花的过程,他走街串巷,在城市的角落里找寻那已属凤毛的弹棉花老店。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屋中间摆着一张两米多宽的大床,床上方吊着一块与床面大小相等的木板,上面连有金属装置,这叫压棉机。店老板给他讲着工作原理,也轻轻哼唱出了“弹棉花哎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的民谣。他以白描的手法,平实的风格,有趣的细节,挖掘着过往中的点点滴滴,文字虽短,却描写明快,字里行间充满了烟火气息,从而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对老一代人来说,老营生有“温故”的欣慰,对年轻一辈则有“新知”的愉悦。

这期间,王春雷还认真采写稿件刊发于报端,许多文章刊登在《中国市政》《中国城市照明》《城市管理与科技》等多种刊物,并先后获得省、市宣传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他还积极学习摄影技巧,用镜头记录感人场景。一次夜间拍摄,他和保安打好招呼上了高楼顶,结果保安下班忘记了他,将楼顶房门反锁,幸好旁边一扇窗户开着,他推开窗户跳下,结果崴了脚。大雪飘落,为了赶到晋祠拍雪景,天不亮他就出发。匍匐在晋祠的雪地里,仰拍,俯拍,身体和瑞雪混在一起;在河边拍摄,脚下松软陷到泥潭;在雨中拍摄,被淋得浑身湿透;外出自驾摄影,山上迷路……有志者事竟成。十多年来,他的摄影作品先后参加省市各类摄影比赛,均荣获奖项。

那些不可复制的岁月,就如同儿时那串糖葫芦,那个糖人,那团棉花糖,一口一口,回味绵长。

感谢王春波、王春雷哥俩儿,为我们留下了一道城市的风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104/21eaa5926ebe49e30ed675561bc913a5/21eaa5926ebe49e30ed675561bc913a5.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104/3f761d5b9a0edc88a4c9646781b15119/3f761d5b9a0edc88a4c9646781b15119.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104/cd6d0ec73d2e877706769803018c82d3/cd6d0ec73d2e877706769803018c82d3.jpe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