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谈一谈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  风格很可贵的。但中国画要创风格是极难的。有很多人尽管技法纯熟,功力也深,但一生到老也搞不出个人风格,这与才华有关,与基础有关,它不像作诗,王勃、李贺不到弱冠之年,诗名已满天下。任伯年算早熟的一个。四十岁左右才成熟,形成自己面目。吴昌硕也是六十才成熟。齐白石的画到六十岁以后才别具一格。黄宾虹是晚熟的,到七十岁以后才功力深沉,独具一格。

  风格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来,文学及姊妹艺术,笔墨功力等基础要底子深厚,还要决定于才华。现在有些年轻人,一开始学画,就想形成个人面目,因此就不择手段的,也可以说是用尽一切手段,今天用这种方法,明天用那种工具或者用什么“特技”,单纯的就想搞出一个别人没有的面目,单纯为创新风格而去探索。由于动机不纯,就有可能标新立异。也易误入邪门歪道。

  总之,个人风格是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步的自然形成的。同时风格不能继承,尽管徐悲鸿的儿子徐小鸿的马画得同他父亲近似,齐白石的孙子的虾画得同他爷爷差不多,但由于不是自己创的,艺术价值就不能相提并论。

作者:工笔画家张丽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