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蒋圣华:滴酒不沾 却离不开酒

2015-02-27 09:30

\

  走进蒋圣华的家,隐约可以闻到一股酒香。他的家中保存有2000多件酒瓶,即便洗刷得再干净也会留下一丝味道。每天沉浸在酒香之中的他,却滴酒不沾。蒋圣华视酒瓶收藏为一种情怀,在他看来,收藏酒瓶是一种增长见识的收藏,是利于环保的收藏,是“接地气”的收藏,这番收藏让他的身体也得到了康复。蒋圣华总结这种收藏的方法就是“腿长眼快”,不仅要肯吃苦、肯钻研、积极与外界交往,而且既不能心急,又不能止步。只有以开放的心境积极与藏友们沟通、经常交流互换,才能使自己的藏品质量和档次不断升级,不断取得进步。

  收藏从数量向质量飞跃

  蒋圣华告诉记者:“收藏酒器的藏友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先是一个个地往家淘,然后再一筐一筐地往外倒。这就是收藏的起步阶段,过于在乎数量的结果就是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不停地往家里敛东西,这种收藏还特别占地方。但最后,迫于无奈往往只能大批大批地往外扔,才能换来新的藏品。”但随着收藏时间越来越久,收藏的档次也会随之提高,收藏的重点就从过去一味地追求数量变为现如今在质量上下足功夫。

  蒋圣华说:“目前收藏者特别注重瓶子的形,越是特越有人爱,越是怪越能吸引收藏者的目光,并且以此为乐。而为了迎合收藏者的兴趣爱好,一些酒厂就将瓶子的外形进行过于夸张的设计。这就令收藏酒瓶这种原本高雅的收藏,被染上了功利的色彩。”考虑到这些,蒋圣华更多地把关注转移到诸如酒瓶上名家书法、名画、酒名和酒话故事等瓶子的文化韵味方面。有些酒瓶看似普通,但若细细品味,会觉得它熠熠生辉。蒋圣华的一套收藏瓶,画面是中国四大美人,貂蝉、贵妃、西施、昭君,每一个画面都被设计者演绎得很唯美。另外一套酒瓶是以福寿为题材,将中华传统符号淋漓尽致地展现。还有的被演绎成紫砂酒壶,每一款都可以堪称工艺品。

  最近蒋圣华正在收藏以“春”为主题的酒瓶。他告诉记者:“中国的美酒喜欢沾‘春’字,最早见于《诗经·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到了现代,名酒泉涌,酒香飘逸,更有不少带‘春’的酒名,最著名的有剑南春,其他的还有景阳春、金陵春、五粮春、姚花春等,真是酒香四溢满面春。”由此可见,美酒醉人,春亦醉人,“酒”以“春”名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蒋圣华的藏品中就包括梅兰春、燕南春、洮南春、燕泉春、九州春、芦台春、苗魂春、渤海春、古贝春、藏香春、颐壶春……这些都是收藏的文化。他认为:酒瓶本身也许并不值钱,但是如果被赋予了一定的历史或文化意义,就会提升其收藏价值。

  感受最享受接地气的收藏

  蒋圣华每周都会到古物市场去搜集酒瓶,他十分享受与藏友交流的机会。蒋圣华说:“我们在一起聊的都是共同的话题,比如谁又淘到了新品,就会拿出来‘显摆’,享受的就是大家点评、称赞的过程。”

  他告诉记者,天津专心酒瓶收藏的藏家起初只有几个人,慢慢地壮大到了几百人,但以中老年人居多。酒瓶收藏是一个新兴的门类,因此就需要大家推介和宣传自己的藏品,展现瓶上丰富的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面向社会和社区群众扩大影响,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分享我们的酒瓶文化。

  每周,这些藏友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古物市场,他们要将自己藏瓶、赏瓶的体会和研究成果向他人介绍,同时也激发起他人收藏的兴趣,这种氛围特别好。在圈子里,每个人都不自大,不闭关自守。因为,不论是多“牛”的藏家,都无法保证天下酒瓶尽收藏,因此大家就会吸取和借鉴他人的“长处”,在交流探讨中丰富自己的收藏经验。

  在蒋圣华看来,酒瓶的地域性很强,尤其是中低档的地产酒,销售网络不宽,消费人群不广,因此瓶子上多附本地背景,瓶上文化丰富多彩。因此要获得这样的瓶子就须要通过交流交换不可。有些藏者的藏龄很长,但进步不快,因为他足不出城,走不出自居的城市,与外界少有交往,经年累月的藏品仍是老面孔。相反,有些新藏友虽藏龄不长但进步很快,他们除了舍得花钱外,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交流活跃。只有经常交流互换,才能使自己藏品的质量和档次不断升级,不断取得进步。

  意义酒瓶收藏也算是环保

  通常,人们饮酒过后便会将瓶子遗弃掉,有些瓶子可以融化后废物再利用,而有些却连回炉的机会都没有,遗落到垃圾堆里,填埋或许就是它们最后的结局。但其实,这些瓶子几乎都无法降解。

  蒋圣华向记者举例说:“茅台酒是国酒,但茅台的酒瓶是用什么制造的?有人觉得是陶瓷,但实际是乳白玻璃。透明的玻璃是可以回炉再造的,但乳玻璃连回炉的价值都没有。因此,茅台酒瓶就会有几个下场:要么就被填埋起来,要么就被不法商人买走,有可能往瓶中注假酒,再以茅台酒的价格进行售卖。”那么,为什么这些酒瓶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呢?蒋圣华解释说:“酒毕竟是入口的饮品,酒瓶的造价的确不菲,但好酒卖出的价格早已超过酒瓶的若干倍。因此,无论从卫生安全的角度还是商业价值的角度,酒厂都不会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像这样不具回收价值的酒瓶,若是不被精心保管起来,就会引来诸多麻烦。”

  蒋圣华说,他的收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像其他收藏门类一样,将富裕的藏品变卖掉,腾出空间和金钱,购置新的藏品。他介绍道,一次,他在售卖闲置品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件奇葩事:“当时有一款酒在市场上销售得特别好,而且价格也很高。一个人看到我正在售卖这款酒瓶,便上前询问,还打算以高价把这个酒瓶买走。初看这个人我并不认识,津城就这么几百位酒瓶收藏爱好者,即使不熟悉也多少见过面。而这是个完全陌生的面孔,我于是提防起来。”蒋圣华一边与他盘道,一边探口风。经打探得知,他并非收藏爱好者,而是希望把酒瓶买走后用作他用。因此虽然对方价格给得很高,但蒋圣华依旧没有售卖的意思。在他看来,如果是用这个瓶子去灌装假酒,那岂不是伤天害理。

  【采访后记】

  藏瓶收获平安

  蒋圣华自述道:退休后的他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一次吃饭时突发疾病,顿时神志不清,被家人火速送往医院,医生说是脑缺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靠药物和输液来支撑着身体。

  当迷恋上酒器收藏后,他有了爱好的事,每天都把注意力放在收藏上,经常奔波于各大古物市场。在寻找酒器的过程中,他也找到了收藏的乐趣所在,在他看来,这个过程是快乐的、幸福的。如今,蒋圣华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按时服药,疾病也明显减轻了。他说,藏瓶就是藏平安,藏瓶让他真正地找到了心的寄托。

来源:99艺术收藏-藏家故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