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辽宁首次发掘鞍子山积石冢 出土史前玉璇玑

2015-02-28 08:27

  中新社沈阳2月27日电 (朱明宇)记者27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已完成对辽宁省大连市鞍子山积石冢的首次考古发掘,出土近200件新石器时代文物,包括3件极为珍贵的玉璇玑。

  积石冢是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盛行的埋葬形式,一般建在山丘顶部,砌出石棺墓再垒砌石块,有山陵之感,兼具祭祀功能。

  据悉,从2014年9月开始,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会同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对鞍子山积石冢展开首次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基本结束。在6000平方米范围内,发掘出42座墓室,整体呈网格状分布。

  该积石冢出土的文物包括51件陶器、42件玉器、36件石器。其中陶器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折沿罐、叠唇罐等代表本地特征;另一类以三足器、单把杯等代表胶东半岛龙山文化特征。

  “我们在考古现场发现3件极具特色的璇玑,很是难得。”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说,璇玑也称牙璧,其外缘有3个朝同一方向飞翘的牙,间距大致相等,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的收腰孔,有说法称其在古时承担天文用途,表明此处积石冢等级高,主人地位显赫。

  经考证,该遗址出现在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属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史前文明时期。由于积石冢须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建成,它也是当时社会组织体系进步的标志。

  本次发掘表明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文明发源地,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发展、生活习俗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是中国考古界探寻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史前文化交往的一个重大发现。(完)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