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04 00:00
dajiangzhimen_001
弘扬传统文化,进行艺术推广,经典推介。
夏俊娜,祖籍山东,1971年7月16日出生于内蒙古,父亲、母亲均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机械专业,父亲酷爱文艺,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家族中最早从事艺术的人是舅祖父李景开,他是中国第一批赴法学习西方美术的留学生,回国后在天津美术学院任教。1979年-198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西街小学。1984年因父母调动工作举家迁往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就读于威海市第二中学,师从美术启蒙老师丛建子先生学习国画人物,初步接触绘画艺术。1987年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接受严格的传统学院艺术训练。期间人生观、艺术观受申玲老师直接影响,对今后绘画风格的形成打下了良好基础。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获毕业创作优秀奖。 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师从闻立鹏、葛鹏仁、王玉平先生,探索西方油画语言与中国现当代文化的融合,在校期间习作、创作多次获奖并被学院收藏。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创作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奖和日本冈松家族奖学金。1996年参加上海国际美术双年展 ;1997年参加中国艺术大展(上海美术馆) 、中国素描艺术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参加《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98年参加《世纪——女性》艺术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9年参加《新锐的目光--九七O年前后出生的一代》艺术展(何香凝美术馆);2000年参加《女画家的世界——第三回展》(北京国际艺苑)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浅议夏俊娜的艺术成就
摘要认同夏俊娜的人认为她是最具个人本色的画家;不认同夏俊娜的人认为:一是她的画是对大师的模仿,二是倾向 于商业化,三是具有法国感情色彩的资产阶级情调.但我认为画家在做画时会不可避免的受大师的彩响,有所借鉴的同 时,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也是我们所追求和倡导的,我们要用客观平和的心态来评论她,我始终认为一个画家不管作品的好 坏,真正的艺术品都是作者心灵的的呐喊. 关键词绘画题材绘画风格 绘画与生活的感悟 时代发展趋向多元化,艺术也开始趋向多元化。而画家 的个性化就是体现在他绘画风格的与众不同。我始终认为时 代孕育人才,~个时代的画家有着这个时代鲜明的特征,而夏 俊娜就是这样的一位画家。有句话说的很形象:“画如其人”。 我们可以通过一位画家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中,感知他这一 时期的内心世界。每次对自己艺术风格的革新不仅仅是对艺 术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的超越。而我对夏俊娜的作品也不仅 仅是对她画面风格的赞叹,更多的是体会她的那种对生活的 态度,对艺术追求执着精神的感悟。 第一次了解夏俊娜是从她的一本画册开始。翻开画册那 种视觉冲击力使人久久难忘。她的画面局部强烈的抽象性、 表现性和画面整体性的完美结合深深的吸引了我,画面的张 扬不羁,笔触的洒脱自如,处处洋溢着青春与浪漫,点画涂抹 之中渗透着她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绘画执着的热爱。下面我从 她的绘画题材,各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绘画与生活的融合三 方面来浅议一下她的艺术成就。
一、画题材一游走于花卉之中的都市女子 翻开夏俊娜的画册,我们可以看到她的主要作品是都市 女子以及一些和花卉等相互搭配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一种乐 园式的娴静生活。运用漂亮的笔触和简约形象的造型,使她 的油画看起来构图整体而色彩丰富。她的画中主要是表达女 孩子所向往的一种高雅的,充满贵族气的安闲与平静,女孩子 的表情几乎是相同的,但又能在她的画面之中看到她们内心 不安,也许这就是她对自己的内心和所向往生活的真实写照 吧。我们知道,艺术一般是来源于生活的,或多或少的都体现 了作者的个人情感,而她的艺术作品高于生活的是她对心中 乐园的向往。可见夏俊娜的画就体现了这种自己的心理状态。 我想这也就是众多美术评论家对她小资情调的评价由来吧。
二、绘画风格——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 谈到夏俊娜的绘画风格,我认为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 形容,我认为不同时期的画家她会有不同的创作经历和她那 个时间阶段的独特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在自 我挑战,也就是心理学里我们所学的“新我”与“旧我”的不断 自我抗挣吧。夏俊娜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来源于对绘画孜孜 不倦的追求,还来源于生活中对其他学科的热爱,尤其是她对 文学的热爱。对她的绘画起着极大的启发性。我们知道她曾 经为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做插图,钟爱中国古典文学和法国 文学,所以我们可以从她的画面中找到非常多的浪漫色彩,还 有法国式的小资情趣,但我们还可以发现她的画面中的女孩 表情都很一致,可能是画家想突出表现的不是外在而是内心 的复杂情绪吧。 她的画风是不段的变化和发展的,她在不断的挑战自己, 我们要分时期的来聆听她对自己画面的感悟。我们可以先看 看她在1993年学生时期一幅作品《大鸟》,这幅作品是超现实 的恐怖色彩,很难想象它是出自一个学生之手。加之,她的优 秀作品《城市风景》,为她对绘画的个人语言打好了非常坚实 的基础。1995年她开始从事《青春主曲》的创作,绘画特点还 是工整细腻。直到1997年,她开始对自己提出了挑战,改变 了过去的画风,包括对材料的选择。绘画的语言和造型都有了 很大的调整。画面里的黑白、明暗的运用绝不是体现物象的 亮部和暗部,虚实、疏密的运用也不是体现物象在视觉空间的 远近关系,近处虚化、远处实在。该亮的地方暗,该暗的地方却 是亮,这种处理方式在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独特的运作手 势和肌理效果是她个人艺术语言的另一个特征。而如今的夏 俊娜也是在不停的寻找她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她对艺术的 热爱。我想她的绘画是在自我突破中攀登辉煌的。
三、绘画与生活的感悟…异国乐园的向往.感情的宣泄 当然,对于一个90年代的女性画家,运用局部的抽象和 表现融合于画面的整体之中不可避免会有褒贬。认同夏俊娜 的人认为她是最具个人本色的画家,在写实油画泛滥的时代, 这一类画家尤显完全不经意的点、涂、抹,竟使画面散射出与 众不同的光彩,铅灰色调中跳荡的黑白,构成了她的画中的一 种神秘的光影,表现出~种超乎寻常的造型力度和人生情调。 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只是技巧,而是一种人生体验和画家怼 生命的感悟。不认同夏俊娜的~般是从三个方面吧,一是认 为她的画是对大师的模仿,二是倾向于商业化。三是具有法国 感情色彩的资产阶级情调。但我认为画家在做画时会不可避 免的受大师的影响,有所借鉴的同时,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也是 我们所追求和倡导的,我们要用客观平和的心态来评论她,我 始终认为一个画家不管作品的好坏,真正的艺术品都是作者 心灵的的呐喊,就象小说家用文笔来书法感情是一样的,画家 是用画笔和颜色,画布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只是我们的评论标 准不一罢了,把她看的简单了,所谓的褒贬意义也不是很大 了. 我们从夏俊娜的画中可以看到,做为现代的女性画家,她 有着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尤其是画面的流光异彩,女孩的高雅 娴静,花卉的清新脱俗都透露着画家对一种自己内心乐园的 向往,这种乐园是画家内心所向往的,不是现实的,所以说这 是画家感情的一种宣泄。她希望我们都能体会到她手中乐园 的美丽,希望带给更多的人快乐,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她的 画,能体会出她对生活的感悟。
———————————————
编辑/文襄
来源:大匠之门书画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