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台湾木雕师黄妈庆的雕刻人生

2015-03-25 09:55

新华社记者 陈思武 曹 典

自14岁成为雕刻学徒以来,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台湾木雕师黄妈庆刀下诞生了无数的荷叶、丝瓜、飞鹤、小鸟、龙头、游鱼等栩栩如生的形象。

这种偏爱自然的雕刻风格恰恰是这位63岁台湾木雕大师的心境写照,不少人见其作品而惊叹。“哇!这真的是木头雕的吗?”在台中文创园,黄妈庆的展览《顺逆皆自然》让很多前来参观的市民和游客难以置信,不少观众驻足停留,审视再三。

身着紫色中式传统服装的黄妈庆神情恬淡谦逊、从容而不失热情,时不时为观众讲解:“万事万物有其因缘,该来的总是会来,顺逆皆然,顺境、逆境皆是恩人。”

说起台湾的雕刻艺术,外界莫不推崇以豪放写意见长的苗栗三义和以雅致写实著称的鹿港。作为土生土长的鹿港子弟,黄妈庆自幼拜雕刻名家王锦宣为师,参与庙宇兴建与维护,奠定了他作品的传统根基,也为未来的创作打下深厚基础。他坦承,老子的阴阳、佛家的轮回对他影响很深。在他创作的一系列海洋、荷花和丝瓜等作品中,他自己最喜欢的是樟木所雕成的《红葩迎曦》:残荷下面,小荷已露尖尖角。“新旧交替,体现了生命的轮回。”他说,为了完成这幅作品,从构思到最终成品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

虽然木雕创作很辛苦,但黄妈庆依然甘之如饴,并视木雕创作为一种修行。在他的一呼一吸、一刀一锥中,原木的质朴敦厚、自得的恬静油然而生。他把自己的生活体悟融入到传统技法中,既保留了传统味道,又呈现个人创意。他以木材原始肌纹为构思,将构图融入造型中。从平面到立体,从阴刻、阳刻到浮雕、镂空雕、圆雕及利用复合木材各成一体,每一件作品都尽力展现其最美之态。黄妈庆早期瓜果、荷花、虫鸟、海洋生态及传承等系列作品都呈现出生命的价值,也是他对乡间淳朴生活的体验和对大自然情怀的敬意。

无数次在全台展出并荣获“民族工艺奖”之后,黄妈庆仍十分谦逊。雕刻之余,他也会画画,向其他艺术家学习,并且经常问自己在创作中追求什么。“当心中有爱时,一草一木皆无比可爱,即使树上的小毛虫或掉下的枯叶,都具有其生命的价值。”黄妈庆说。创作使黄妈庆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他时常说:“美景常在,吾心有感,我们需要挖掘生活中俯拾可得的美。”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