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竹雕收藏价值节节攀升 选购有窍门

2015-03-25 11:42

华夏收藏网讯 竹雕历史悠久、雕刻工艺精湛以及方便使用和保存,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瑰宝,在近几年的古玩收藏市场逐渐受到重视,收藏价值也在节节攀升。

收藏正走红

据悉,在一些大型收藏品市场可寻到具有收藏价值的竹雕器件,其中明清时代的品类较常见。文房类有竹筒、竹笔杆等,赏器类则有各式摆件雕像、对联等,而生活类的则包括鸟笼、提篮等。

据相关资料记载,竹雕艺术在宋代初露端倪,至明清时期,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格局,并达到鼎盛。近两年,随着文化艺术品的大势升温,再加上竹雕工艺独特、图文个性鲜明,且传世之物越来越少,使其魅力获得释放。多位经营竹雕的古玩商透露,去年至今,收集竹雕的藏友逐渐增多,更有人专门收集出自名师之手、品相好、工艺精的尖货。

选购有窍门

业内人士称,竹雕器件的收藏价值和增值状况,受雕工的工艺水准、竹雕品相以及制作者和作品题材的稀缺与否等因素影响最大。因此,初入行者,在选购时需懂得一定技巧。

一是需看其质地。如明清时期的作品,多用生长2-4年的竹子,其纹理结构细密、老嫩适中,所制之物光润、平整。

二是观其款式。行家称,明清时期的竹雕大师,在其作品上题名者甚少,且真款刻制自然流畅、秀中有骨、刚而不板、突出自我风格、无矫揉造作之感。

三是留意其色泽。据悉,通常作品的年代越久远,器件表面的颜色也就越深,这多是被人们把玩摩擦的缘故。行家透露,明代作品多呈暗红色,清代竹雕则多为灰褐色。

四是要关注竹雕的工艺特征。

链接 两大流派各有千秋

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和品质获得极大提升。  据悉,竹雕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被分为嘉定和金陵两大流派。前者能在方寸之间镌刻山水、人物、楼阁、鸟兽,刀法精巧,艺术造诣深湛。该流派代表人物以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代最为著名,被誉为“嘉定三朱”。金陵派则以根雕和竹板刻书画见长,古朴雅致。濮仲谦、潘西风、方潔等为此派代表人物。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luco

      喜欢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