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郑煦民 | 画为心声

2015-03-26 00:00

郑煦民| 画为心声 美术报 美术报

meishubao

美术报成立于1993年,是全国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美术专业类媒体,内容涵盖艺术资讯、美育、书法、拍卖等。美术报多次荣登中国品牌媒体百强排行榜,名列“专业报品牌十强”。2012年,组建了浙江美术传媒拍卖有限公司。新浪微博@美术报社


郑煦民艺术简历:

浙江杭州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毕业。2013年进入美术报“吴山明人物工作室人物名加班” 从事中国人物画研究。2014年《祈祷和平》入选第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2015年《时代楷模雷锋精神》入选厦门市学雷锋事迹展等。

现为:

杭州江南书画院 画 师 办公室副主任

浙江传媒书画研究院 研究员

中国青瓷文化研究院 院长助理

2014年第九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文化旅游节上举办“竹瓷三昧”青瓷书画艺术展

郑煦民艺术心语:

艺术之旅就像一座金字塔的建设,愈高愈少,愈少愈难。作为当代的艺术创作者,对待前人的艺术成果要有敬畏之心,但又不能固守其成。不能做“笨子孙”,不要做“洋奴隶”。中国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无可无不可,无为无不为”。历史上中西文化多次的碰撞产生了具有“世界四大文化”之称的“敦煌学”,“海派”、“岭南派”等艺术流派也是文化融合的产物,在这个大时代中,我们要如何进行绘画创作是一个新的美学命题。中国士夫画的精神又要从哪一领域界入以开创新的文化艺术,也是当代艺术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有“古今同构”的观念,积极地汲取先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承前启后、借古开今,活学活用地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情操的新作品。同时也需要“中西同构”的理念,吸收世界各种文化的特长,即“洋为中用”,既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要海纳百川地创作出具有一定世界文化艺术语言的作品。更要具有“科艺同构”的概念,新材料、新的创作手法、新的艺术表达方式都可以成为中国现代艺术之生存、发展、壮大的基因与基石。具备这三者,我们定可以继往开来,将中国传统绘画推向新的艺术高峰,为我们标杆和勾勒出“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艺术新天地。

士夫文人画要求画家必须胸有韬略,腹中垒起万卷书,才能具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真髓。我认为,文人画家必须要有高尚的人品、博大的学问、敏捷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四者缺一不可,唯有此才能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和抒情性三大特征集合在绘画的作品之上。这就要求以艺术创作为生命,又以生命为艺术载体,从而追求文人士夫画之风骨、之精神,成为融道古今、兼长中西的东方艺术大家。

画为心声。我作画以自然万物为形态,运传统“以形写神”之美学,从而能使生动之形态转化为心中意象美的、形而上的艺术形象,这便是我的美学思维及笔墨追求。“写神”始终是我创作的核心,而时成为创作自然与艺术准则。以德入画,以史入画,以情入画,正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终能归正为“道法自然”而“澄怀味象”之正脉、文脉,以创写出推陈出新之艺术大象矣!


人物习作


双清图 68×68cm


越鸟穿竹枝 68×68cm

青瓷作品赏析:

春抒

?

春抒


翠梢


翠梢


风约约 雨脩脩


风约约 雨脩脩


凤曲龙吟


来源:美术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