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植物考古解码西南先民餐桌上的“秘密”

2018-03-08 18:24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9日公布,对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中游北岸和盐源盆地的植物考古成果新鲜出炉,揭示了我国西南先民餐桌上的“秘密”。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单位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中游北岸和盐源盆地三个地理单元开展了系列考古发掘工作,浮选获取了一批植物遗存。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闫雪介绍,在距今约5000至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三个地区先民的餐桌上就有了稻、粟、黍三种主食。到了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大麦、小麦在金沙江中游北岸会东地区出现。及至约1000年前的宋代,安宁河流域西昌地区(今四川省西昌市)已经出现了五谷丰登的繁荣景象。

  “沙坪站遗址大理国时期两个灰坑出土了稻、粟、黍、小麦和大豆五种作物,与《孟子》中记载的五谷种类相同。”闫雪说。

  闫雪告诉记者,在目前凉山州地区开展过植物考古工作的遗址中,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盐源皈家堡遗址延续时间长,聚落布局比较清晰,植物遗存保存较好。在这个遗址除了通过浮选获得炭化种子和木炭遗存外,还采集了植硅体和孢粉的样品。接下来将利用这批植物遗存探讨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聚落功能分区、作物的收获加工过程等有趣的问题。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