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认识纯子,说来也巧。是在两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那时还称她为“纯子老师”。
当时印象很深,但没有多少交流。记得她是个有爱心、爱笑爱闹、疯疯癫癫、特招大家喜欢的一个姑娘。我们一起挑过三竿台球,三局两胜,忘了是她胜还是我赢,总之,有一个敗的。
之后,也有过几次接触,但刻板印象里她如此年轻,在艺术上不会有太高造诣。直到真正的走进她时,才发现:艺术真的是一种天赋,与年龄无关!
艺术家 纯子
她凭借自己的灵性与独特的生活艺术视角,在国内首创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炒墨。(这么说也许不太准确,但确实是一种无法模仿的艺术创新)甚至,在国际上也罕见这种近乎“天人合一”的艺术创作形式。
纯子采摘四季花草,以炒锅炼汁墨,用天然的材料,通过最原始最生活化的手段去提炼,再致敬苍生与艺术,从而彰显自然万物的伟大神奇。
其创作的《炒墨·系列》作品,引起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探讨,众多评论家和策展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得到了精英阶层的艺术认可和市场回报。
2018 纯子 炒墨新作(一)
纯子的“炒墨”,在创作的形式上,始终带着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深度思考。炒墨不仅为艺术找到了一种新的呈现形式,更突出了关乎人类生存的考量,以艺术的方式警醒人类,环保意识是人类与自然共生的意识。——节选自江三波《秘境藏绮自然共生》
从文化态度和观念表达的层面来说,应该从三个层面来解读纯子的作品。
首先,从行为艺术的角度而言,所谓“炒”的行为属性,在文化意义的表达体系中,是世俗的,与柴米油盐相关的一种形而下的社会性符号表达。众所周知,当我们谈到国画这个概念的时候,在文化史的层面中,它绝不仅仅意味着材料和技法意义上的艺术类型学概念,而是代表着一种体系化的文化系统。
2018 纯子炒墨新作(二)
而且,也只有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来并置谈论油画的时候,它也才具有代表着“另一种”文化类型的意义。所以,当纯子用一个世俗的、形而下的“炒”的行为动作来解构精英的、形而上的“水墨”的时候,便完成了这个作品第一层的意义传达。
其次,如上所述,所谓水墨或国画是在一个在漫长的文化传统被反复塑造和构建起来的文化类型学样板,而在艺术家个体的具体创作实践中,这种文化类型学的价值便演化成为了一种程式化的视觉标准。也就是说,当艺术家在这种类型化的价值体系中寻找到某种“价值认同”的同时,这种“共同价值观”反过来也成为了窒息艺术家个性表达自由的桎梏。
2018 纯子炒墨新作(三)
所以,当纯子通过“炒制”的过程,将最终的画面效果交给那些理性和经验无法控制的“火候”和“烟水之气”的时候,就是用一种简单而粗暴的“洪荒之力”彻底颠覆了那些由文化和经验所精心构筑起来的类型符合和程式美学。此为纯子作品在第二层的文化学意义上的观念传达。
其三,从艺术史的发展逻辑而言,作为艺术史概念中一个重要环节的“艺术家”,也是在艺术史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被不断构建出来的。在此过程中,艺术家的社会身份逐步脱离了工匠、手艺,而成为了一种纯精神性表达的代言人,所谓“文人画”的概念即是这种文化发展高度精神化之后的产物。
各种植物、花卉,甚至是茶叶等等,在蒸汽与火力的作用下,自然完成了从植物到颜色的萃取,再到着色、“绘画”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一气呵成,并不能在其中再区分哪些是“工匠”的颜料制造的过程、哪些又是“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过程。这种使“艺术”回到原初的混沌状态的实践,正是纯子作品在第三层意义上的对于艺术史逻辑的质疑和思考。——节选自批评家、策展人吴鸿《祭坛——简析纯子近作中的文化判断逻辑》
现在,纯子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更加回归自然、追求自由。她始终坚信:艺术源于生活。
随着互联网时代蔓延,艺术好像越来越远离民众,真正的艺术越来越难以走向寻常百姓。作为一个有时代责任感与艺术使命感的女艺术家,纯子已经开始把炒墨系列作品引入大众生活。
炒墨四季·私人订制丝巾
效果展示图
玻璃版画
家庭实拍效果图
衍生出来的炒墨四季丝巾、陶瓷版画等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这些衍生品将艺术与生活结合,不仅提供给消费者物质需求,更是带来一种自然、自由、绿色、简约的生活理念。
纯子,融艺术于四季,放生命以自由。
愿这种自然纯粹的美好也能飘到您身边……
创作中的纯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