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其实很简单] 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创意

 

最近,我们团队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和丹麦设计Monstrum合作,设计一条三楼高的长滑梯,让小孩可沿流线状的尾巴攀爬至6米高的大型滑梯管道滑下。不过,我们团队最终在经历长时间的准备后,成功令设计师的作品面世。因此,我想谈谈,营运这类型的艺术公共空间,应该有什么理念。

或者可以先谈谈日本的千代田3331。千代田3331位于千代田区,前身是一间中学的校址,现改建为四层的展览复合式空间。里面除了展场、咖啡厅、办公室,还有LOUNGE,体育馆、会议室、准备室等空间可以提供租借,屋顶上还有屋顶菜园,让公众租用,当一个城市农夫。想借文化艺术,提升来访者及地区居民的生活素质、活化千代田区与地域的关联性等目的展开的拯救废校计画,继而活用废弃校舍,改建成提供艺术发展和交流的空间。

而另一个值得讨论的例子,莫过于是名古屋附近岐阜县的养老天命反转地了。养老天命反转地乃由现代美术家荒川修作与美国诗人Madeline Gins 构思三十年的实验艺术创作,然后交由县政府营运的都市公园。选址在此,因名古屋等大城市土地早已饱和,而养老公园一带又是赏樱赏枫的理想之地,将艺术创作与大自然融和结合,是艺术家的一大构想 。这里最特别之处 , 是当中没有一个地方与水平线平行 , 换句话说 ,每寸地方都是不同坡度的倾斜地。前卫户外装置艺术见过不少,但这样颠覆传统休憩概念的大胆设计实在少有。

我认为两个空间之所以可以维持自主性,关键在于两者都给了很大程度的信任予艺术家。试想像,如果以一般政府的思维,在设计一个公园时,往往是先以安全、有没有类似的案例可作参考作为前提,而放弃创意。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