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SHM专稿 | 国庆走的第三天,你收心学习了吗?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现已开启征稿通道,诚邀各领域有趣、有料的个体开辟专题点击查看投稿详情除了是一座公益型美术馆,SHM更是面向写作者和公众的发声平台,将独特个体的视野及思想与众人分享。以下内容经原作者授权整理发布,相关原创文章未经我方授权请勿转载。



选自《艺术史里的人物教你如何用各种姿势读书》
文 | 何梅菁


各位热爱文艺、热爱读书学习的看官们,你是否在床头有着自己的几本书?是否有一个文艺骚年必备的Kindle?好吧,也许大部分时间你仅仅用的是手机。但是,不管你是用什么工具、姿,我们始终认为开卷有益!


优雅的你是否像德国画家Otto Franz Scholderer在1883年《读书的女孩》一样,散发着生人勿进的气质?



虽然知识的难点偶尔让人头疼,但也要稳住发型,像俄国画家Marie Bashkirtseff作品中的抓耳挠腮女孩那样优雅从容地读下去。



看书使你犯困了,也要稳住发型,躺着继续看。


Gyula Benczúr

《森林里读书的女人》

1875


19世纪的欧洲文艺气质也许不是你的风格。没关系,知识使人激动,必要时刻需讨论。就像法国宫廷画家Carle Vanloo1752年《建筑》小朋友一样。



有时候,讨论到深处会情不自禁地会比划起来。


Lawrence Alma-Tadema

《读荷马》

1885


终于掌握了知识要领时,开心地给自己一个赞。


洛伦佐·洛托

《维琴察的格雷戈里奥·贝罗的画像》

1547


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与学霸们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拉斐尔
《雅典学院》
1509–1510


除此之外,任何环境都不是放弃读书的理由。朋友们度假时,在背后做一个安静的学霸。


爱德华·霍普

《晒太阳的人们》

1960


哪里有学霸,哪里就是书房。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

《第欧根尼》

1882


抬我起来,我还能继续读。


Juan Antonio Friasy Escalante

《被天使抬到圣坛的圣彼得诺拉斯科》


知识使你即使在面对魔鬼时,也能侃侃而谈。


Michael Pacher

《圣奥古斯丁和魔鬼》

1470


不如看书,谈恋爱不如看书。


Anselm Feuerbach

《保罗和弗朗切斯卡》

1864


要读书读到模糊。



Roderic O’Connor

《安静读书》


读书读到变形。


毕加索

《读书的女人》

1935


爱迪生说:“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无论你想用什么姿势,学什么知识都行,记得保持身体与大脑的健康与灵动!






 当前展览  what's on  


 即将展出  forthcoming


 征稿启事  call for papers


 往期精选  previously

作者: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