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称:东晋越窑青瓷羊尊
藏品尺寸:高:15cm 长:19cm
越窑青瓷羊在东汉、三国、两晋烧造,墓葬里不时出土的实物,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权贵们对此物之偏爱。这尊东晋越窑青瓷羊属东晋时期的生活用具。长19厘米,高15厘米。昂首,大弯角,睁目,抿嘴,颌下有须如钉状,跪伏状,腹侧刻划两翼纹饰,角上饰有斜线纹,头顶有一圆孔,用以安插蜡烛,尾巴微微上卷,器身通体施青色釉,整个器物造型优雅,美观生动,堪称一绝,可以说是越窑鼎盛时期的杰作。
《春秋繁露》云:“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其意思是:小羊在母羊身边吃奶时是跪着的,表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无比感谢。因此,羊,成为仁慈之象征。这尊跪伏着的青瓷羊,就向世人传递着这样一种伦理美德。
羊性温顺,古代“羊”与“祥”相通,瓷器制做中将器物做成“羊”型即寓“吉祥”之意,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青瓷羊有“公羊”、“母羊”之分,东吴和西晋时青瓷羊的造型丰润,腹部饱满,被称为母羊。东晋时青瓷羊造型较小,下颚还塑有胡须,被称为公羊。造型十分美观,四只蜷曲作卧伏状,身躯肥壮,昂首张口,似正在咩咩而鸣。羊身饰疏密相间而又对称的线条纹和卷毛纹,深浅层次分明,雕刻生动有力。整体造型优雅生动,形体健美,神态逼真,温柔敦厚。胎质坚硬细腻,釉质细润,釉面匀净,光彩晶莹,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瓷佳作。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