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唐代越窑的瓷器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而在越窑青瓷中最为出色的,便是“秘色瓷”。有关秘色瓷的讨论,时至今日也未停止。首当其冲的,便是关于“秘色”一词的具体含义。 据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记载:“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不得臣庶用,故云秘色”。较为主流的说法将“秘色”一词解释为“入供的品类,目前对秘色的界定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陕西法门寺已重新修葺如初
1987年,佛塔修复工作还在继续,现场工作人员无意在浮土下面发现了一块白玉石板,石板上面还刻有一尊雄狮浮雕。考古队员立刻赶到这尊白玉石旁,推开放在旁边的碎石板,一个狭小幽深的洞口出现在大家眼前。在继续挖掘出19级青石台阶后,一道石门显露,再往前走,原来佛塔下面还有座深不可测的地宫!
当地宫打开那一刻,数千件奇珍异宝光芒四射,无声诉说着辉煌灿烂的大唐盛世文明,而更加石破天惊的消息是:被奉为万世不朽圣骨的佛陀真身舍利首现人间!当然,当地宫中的大发现被披露后,整个史学界、佛教界乃至文化圈都为之震惊。因为地宫从公元874年封闭到1987年地宫出土中间1113年,竟然从没有人捷足先登,依旧完好保留原貌。
也是这场考古发现,古瓷界才真正意义上对“秘色瓷”有了实物定义,可谓打开了中国陶瓷界另一扇大门。那么,在地宫深处,到底埋藏了多少秘色瓷呢?
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器 越窑釉色瓷八棱净瓶 故宫藏
据记载,秘色瓷始烧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元代时消失。其釉色如冰似玉,清澈透亮,被誉为越窑瓷的千古绝唱。相传,这种瓷器使用了一种秘密的釉料配方和特制的匣钵烧制而成,除了皇室成员之外,其他人无权享用。
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 苏州博物馆藏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个配方和神秘的瓷器一同消失了,几百年来,再也没有人亲眼目睹秘色瓷的风采,甚至有不少人质疑,“青云薄冰”的秘色瓷,是否只是一个过分美誉的传说。
法门寺出土的越窑秘色瓷葵口盘 法门寺博物馆藏
明明碗中空无一物,却似盛有盈盈春水。并非所有秘色瓷皆有这一奇景,只有“凹底”的秘色瓷才能“无中生水”。碗底由外侧向内侧凹,形成微小弧面,在光线照射下,碗底折射出莹莹白光,似水似云。
唐 秘色瓷葵口碗 法门寺博物馆藏
秘而不宣“秘色瓷”,有据可考者,世唯13件。因其稀有,故件件都堪称精品;因其烧制工艺尚不得而知,故只可观瞻而无法拥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