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灵动秀美——《白阳诗钞》品鉴(一)

白陽乃旭宇先生晚年之号。

近日,有幸见到旭宇先生刚刚付梓的自书其古体诗作,读来让人兴奋不已并叹为观止!旭宇先生擅长新诗、散文诗,80年代就担任全国三大诗刊之一《诗神》的主编, 并以诗名卓立文坛。

今日我们看到,先生的古体诗(非律诗)亦清雅脱俗,开一代新风 。读后,如春风入窗,品咀益醇。先生诗境高妙,然信手挥毫之墨更是脱尽俗华。

观此书卷,点划顾盼生姿,连带驰而规范,笔法入古出新。而章法布局,更是独出心裁,整篇看去,如品古画,连绵起伏,疏密有致,分隔看,又一处一景致,一景一洞天。

旭宇先生

在当代书坛,旭宇先生是一面旗帜,德艺双馨,诗书双绝。

旭宇先生是传统文人,以修身、治学为追寻目标。虽身居高位然幽居书斋,淡泊名利,艺术上终生向学且又贯通古今,书法上出入魏晋而又独辟蹊径。他在八十岁高龄之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充沛的艺术创造力,不断地为读者、为书坛贡献着时代艺术精品。

释文:

写在前面

三十年前,吾任《诗神》主编时,在刊物上主张古体诗词应随时代前进。借鉴诗经与魏晋古风之形式,以押韵对仗为主,不必在平仄上过严要求。

释文:

因为当代人读诗词主要看其内容、文采和境界,而非平仄。诗言志,这是诗的第一追求,而不是在和古人一样去吟咏了。

释文:

为了让更多人创作古体诗词,这样做是必要的。当然一些朋友去写律诗,也应欢迎。

释文:

我本人是写新诗和散文诗的,偶尔写些古体,但不写律诗。只求自娱自乐耳。

旭宇先生之于行书,一尊右军,二尊平原。世人皆重右军《兰亭》之不俗,然右军之为人,于其时其世,亦不俗。有晋一朝,清谈成风,晋室南渡,旧习不改。右军恶此,虽无奈,亦有斥。《世说新语》有载。书不俗在人不俗,故右军之后史无右军书。何也?时去矣。平原有正气,故《祭侄稿》真情率露,虽狼藉而坦然。然平原之后再无平原书,何也?大唐气概不在矣。旭宇先生感知右军,感知平原,兼取两家之长,以诗之凝练、含蓄以铸书法线条,增加意味,丰富特征,凸显情感,给出内容,由是书卷气充盈,是行书于《兰亭》及《祭侄稿》之外的又一审美新境界。旭宇先生曾做今楷,以合时代,今复于行书创作再做艺术思考,其求索精神与创造精神于此可知一二。屈子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生如是也。

——郗吉堂

释文:

忆旧

六十年前,吾于玉田师范任教,工作之余,常与老友一起论诗。而在不远处,还乡河奔津门南下,甚是难忘之情景。

释文:

忆及还乡浊复清,燕山逶迤入东溟。

午后松阴曾小坐,夜深眠迟不挑灯。

室外旧菊抽新叶,村郊鸣萧断复明。

怎忘与君两相坐,词锋斜阳互纵横。

旭宇先生是书法之大家,他是作家,也是书法家,他像所有传统文化滋养造就的传统文人一样,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在书法,诗歌,散文方面卓有建树;在书论,收藏方面也是当之无愧的专家。旭宇先生能成为书法大家,印证了这样一条金科玉律,那就是:从来没有一个书法家能以写字的一技之长而成为书法大家的;也没有一个书法家不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文学修养而成为书法大家的。旭宇先生正是在这条严格的门槛前实现了成功跨越,而成为当代书法大家。

——吴善璋

释文:

秋居

丙戌之新秋,吾居北苑之寓所。正值秋雨临窗而新菊并开,遂即兴有小诗以记笔下也。

轩菊肥秋色,为吾而半开。

恰值萧萧雨,临窗濡墨来。

释文:

复杨金深友赠诗

杨金深先生乃河北才子,其诗、书、外语以及京剧皆有深深造诣。

赠诗慰吾闲中事,

开卷濡墨有清香。

春眠不觉梅开早,

午睡未起鸟鸣窗。

旧交情真足不绝,

老去才名发添苍。

谢君不忘谈夜半,

诗书皆金是春阳。

(金深先生号春阳)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