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金融研究中心共同推出《全球连线 市场联结》线上项目,聚焦后疫情时代的艺术市场,汇聚行业前瞻视野,构建开放交流空间。
北京时间6月6日晚8点,首场论坛《新方向:后疫情时代的资产管理变局》,邀请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家族办公室总经理王汝成先生,泰康保险集团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应惟伟先生做客北京直播间,同时连线英国Venator艺术文化公司总经理 Tim Hunter博士,并由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监马学东博士担任主持人,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的资产管理。本期为Tim Hunter博士论坛发言内容回顾。
(本文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嘉德艺术中心机构立场)
Tim Hunter:因为我本人不是经济学家,所以我想可能其他嘉宾比我更适合谈论这个主题,但就我本人在伦敦的生活所体验来看,我们还未到达后疫情时代,我们还在疫情时代中,某种程度上来说,英国和美国在防疫上稍落后于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我们没有像其它国家一样快速地应对好这一次疫情,所以我们仍然大部分处于一级防范封锁状态,经济也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只是在缓慢的恢复工作中。我无法确定我们的经济复苏和衰退将会有多严重,明确的数据还未公布,但目前推断的数据并不好,据估计英国本季度GDP将会缩水30%,不仅英国,美国也将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有机构估计大量的美国人将要失业,这对经济是十分严重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就算是我们开始恢复正常工作,我们目前仍然很难确定经济复苏、完全复苏需要多久。
综合来说,我个人认为中国和亚洲的经济复苏会领先于西方的经济体。
马学东:新冠疫情发生以后,除了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以外,艺术品市场显然不能够独善其身,请Tim Hunter博士分享一下您对全球艺术品市场走势的分析和判断。
Tim Hunter:毫无疑问,艺术市场已受到了全球疫情的严重影响,多个艺术博览会被推迟甚至完全取消。疫情对艺术市场的真实伤害或许尚未体现,在接下来的月份里,许多小型画廊或许将停止交易,较大的公司或将大量裁员。据我观察,西方拍卖行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苏富比上半年拍卖销售额降了约87%,美国画廊协会疫情期间下降70%。对于艺术市场来说,这种程度的市场低迷是极端的。但我们应该记得像所有市场一样,艺术市场是有周期性的。艺术市场以前的繁荣和线条,也许我们可以回顾一下。
我的艺术从业工作生涯中,艺术市场经历过两个重大挫折:
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艺术市场崩盘。主要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艺术市场繁荣的主要驱动者之一——日本突然撤出市场,大约十五年后艺术市场的销售额才能恢复到崩盘前的水平。这次艺术市场的再度蓬勃很大程度上是由2000年后当代艺术市场的兴起所推动的。
我所经历的另一次艺术市场崩盘是由2008年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艺术市场的交易量从2008年的大约620亿美元,收缩到2009年的大约395亿美元。西方的拍卖行销售额下降70%左右,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收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之后发生了强劲的反弹,那次反弹归功于中国市场的增长,这是在20世纪90年代所缺乏的。截止至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艺术市场,我认为中国将再次成为艺术市场从当今的危机中恢复的关键,纽约和伦敦的艺术市场将紧随其后。
马学东:嘉德的投资部门从2016年以来陆续开展了艺术品金融化的业务,尤其是艺术品金融质押、融资业务。我们为那些通过想用艺术品来寻求资产流动性的客户提供了一些专业和高效的服务。Tim Hunter博士多年来一直在从事艺术品金融相关领域的工作,对这部分业务也非常熟悉,国际艺术品市场上艺术品基金和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已经非常成熟,请谈谈您个人对于艺术品基金、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在国际上的发展的看法。
Tim Hunter:近几年我们可以观察到艺术市场中艺术金融化正快速的发展,艺术基金实际上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近年来艺术基金的数量开始激增,说实话我个人并不是艺术基金的狂热爱好者,因为很难深入了解他们,也很难评估他们的表现和收益状态。
艺术基金十分依赖于销售,他们取得收益的关键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出售艺术品,因此他们对艺术市场的波动高度敏感。每当艺术市场走下坡路时,像现在一样,艺术基金就会变得较脆弱。我估计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当前的危机会给现有的一些艺术基金的有效运作带来较大的问题。如果艺术基金的经理人不得不在不利的市场情况下出售艺术品的话,参与艺术基金的投资者们很可能遭受损失。
艺术品质押融资则是一件不同的事情,因为它们并不太依赖于销售。以艺术资产作为抵押品,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延迟和避免出售艺术资产,对于我来说在全球经济衰退期间,有效地利用艺术品资产进行质押融资是一种好的方式。
目前国际股票市场在暴跌,这个时候,我认为用艺术品质押是获得资产流动性的更佳选择。我预期在当前的艺术市场情况下,将会有更多人想要用艺术品质押。尽管银行和其它金融公司将如何满足这一需求还有待观察,但我相信这种需求一定会存在的。
马学东: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感觉到做质押融资的藏家和客户有明显增多,我也很希望了解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是不是也有越来越多的藏家和客户在通过艺术品寻求流动性。
Tim Hunter: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近期我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在短期内合理利用他们的艺术资产,不仅仅是私人收藏家,越来越多的画商们开始询问质押形式,从而获得更多流动资金去支持他们急剧收缩的收入。我认为这也是博物馆应该考虑的,当前的危机对博物馆行业极其不利,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全世界约20%-30%的博物馆是面临关闭,据估计美国的博物馆今年将面临合计亏损68亿美元。对于那些能够出售或者是处理艺术藏品的博物馆来说,在没有慈善捐款和政府拨款的情况下,合理利用他们的部分收藏来获取急需的流动资金是明智的举动。
在美国,一些创新型的公司也在积极关注这一新兴市场。
马学东:新冠疫情发生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艺术品市场中,各种交易主体都逐渐转向线上,您如何看待艺术品线上交易发展?
Tim Hunter:疫情已经导致多国采取一级防范封闭措施,这意味着不论是拍卖公司还是画商,艺术交易不得不被迫转为线上,所以未来我们可能不得不适应这一现象,对于艺术市场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因为我们的大部分业务都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会面与交流,以及在世界上重大的艺术博览会、双年展销售中等观看艺术品时产生。
对于拍卖公司而言,线上交易早已存在,当前的危机会促使他们继续扩展其网上业务。佳士得和苏富比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线上举行他们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以及当代艺术的拍卖。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全球知名的大型画廊也早已开始适应这一趋势,大卫·卓纳和拉里·高古轩已经为中小画廊和藏家们开放了他们的网站,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线上平台来出售作品。
卓纳一直与欧洲多家画廊合作,高古轩也与洛杉矶的多家中小画廊主进行合作。即使有这样大画廊的帮助,仍然很难预估有多少小画廊会在疫情期间被迫关闭。
艺术博览会很难在线上复制,因为艺博会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去现场体验的,无论是在巴塞尔还是北京、香港或威尼斯,我很确定这些艺术活动会再次实地举办,但很难确定具体会将是什么时候。当它们再次举办时或许最疲惫的艺术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们将会重新找到欣赏艺术的乐趣。当我们共同迎接全球性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时,我期待能够再次旅行,亲自回到中国看望你们,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够通过电脑屏幕与大家交流。谢谢!
全球连线 市场联结
GAC线上论坛
Global Network of Art Market: An Online Dialogue作者:嘉德艺术中心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