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真实的人生 真诚的奉献——从吴冠中先生捐赠作品谈起

  艺术家吴冠中先生是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先生不仅在油画的民族化,中国水墨画的现代化领域中不断求索、出新,有所建树,而且在中国艺术精神表现与现代绘画形式结合实践及艺术理论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毕生充满艺术活力始终保持鲜活的创作心态,创作出大量的艺术作品。先生心胸豁达,为人坦诚,直言不讳,常直击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艺术界关注的焦点。先生的一生是真诚的人生,真实的人生,勤奋的人生,创造的人生,不负丹青的人生,是真正影响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的艺术大师,堪称中国艺术巨星。

  吴冠中先生艺术创作重在自我感受,学古通古不泥古,中西融汇,器属大成。他常在平凡的创作题材中表现出非凡的才情、独特的艺术灵感和艺术精神,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地突破自我,而他不断超越自我的创造精神,充分体现在众多作品中,艺术手法千变万化、千姿百态,是对中国传统艺术思想有着真正领悟的创造型艺术家。

  由于工作的关系近几年与吴冠中先生有过多次接触,深深感到先生为人的真诚、坦荡、是非分明,深厚的艺术学养和平实的人格魅力。年近90高龄的昊冠中先生在思考自己艺术作品的归属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国家是人民。他曾对家人讲:“东西你们可以分掉,但是作品不是遗产,是给国家给人民给专业人员看的。”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吴冠中先生近几年曾先后向上海美术馆捐赠了66幅作品,向新加坡美术馆捐赠了113幅作品,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46幅作品,向浙江美术馆捐赠了72幅作品,临终前还向香港捐赠了一批作品。

  先生给中国美术馆捐赠了包括《根扎南国》《都市之夜》《逍遥游》《野草》《鲁迅像》《建楼曲》《高桥》《春风又缘江南岸》等,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代表性作品。

  为了向先生表示敬意,2009年2月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三馆联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耕耘与奉献一吴冠中捐赠作品展”,展览汇集了吴冠中先生捐赠给三馆的油画、水墨画、水彩画共计183幅作品。当时在“吴冠中与中国现代艺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上,学术界、艺术界给予先生高度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捐赠这些作品的时候,正是先生作品在艺术市场价位不断攀升,作品拍卖纪录不断刷新屡超千万数千万的时候,而先生此时无偿地捐出一批批的作品,更是令人钦佩。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与先生多次接触中感触颇深。

  中国美术馆两次接受先生捐赠的作品共46幅,而在2009年初我们去先生家拜访时,当谈及我们对先生捐赠的作品按照“20世纪国家美术收藏和捐赠奖励办法和专项计划”的规定,将会对先生义举给予捐赠奖金时,先生毅然回绝,使我们无不为之感动和敬佩。先生说:“艺术家创作自己的作品如同孕育婴儿,创作出好作品就是要留给人类,人生短,艺术长。艺术家属于人民大众,艺术作品同样就应归属于人民大众。”先生的高尚品格、奉献精神,将自己的艺术财富归于人民的文化情怀、文化精神、文化责任意识令人赞叹。与先生的品格、情怀相比,百万、千万、亿万这些数字就显得十分苍白。

  我们几次去先生家拜访时,对先生仍住在几十年前原中央工艺美院分配的方庄方土路小区很普通的民居里非常有感触。

  记得当时先生由于身体情况缺席前几天美术馆召开的专家委员会二届会议,我们给先生送去在专家会上文化部副部长亲自为各位专家颁发的聘书,还带去美术馆近期出版的几本馆藏作品集,同时表示非常希望能经常听到先生对美术馆发展的建设性、指导性建议。

  吴先生仔细询问了美术馆的一些情况,当说到最新统计我们已有近10万多件藏品时,先生直率而坦诚地说:“数量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藏品的质量。美术馆经历了各种不同时期,作品收藏也是多种渠道,对那些不够入藏而收入的作品一定要进行清理。当年我在中央工艺美院时,轻工业部新来的一位部长当时公开喊出一个想法,要把所有假冒伪劣的产品公开亮相,给劣质作品搞一个曝光展览,公布于世。当然他的想法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由此我想到中国美术馆的藏品也是一样,各个时期收进来大批作品,有些不合格的、不好的,可以搞展览让大家来评判,那些不够水平不该收藏的作品,甚至可以清理出来。我听说有人捐赠1000多幅,都是什么作品呢?让人怀疑!”我们介绍说我们对捐赠作品是要进行筛选分类的,并举出了当时刘迅先生整体捐赠了1700多幅作品的实例,其中有刘迅先生任职国际艺苑期间艺术家们办展览赠送的作品,有刘先生收藏的苏联油画108幅,还有他本人的一部分艺术创作,刘迅先生把所有收藏作品全部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出于整体捐赠的角度考虑,我们接受了捐赠。但我们接收后进行了分类、分级,将达到入藏水平的作品登记收藏,不够人藏标准的作品作为资料留存,这样既尊重了刘迅先生整体捐赠的意愿,也做到了对美术馆藏品质量的负责。另外华君武先生将他一生创作的2000多幅漫画全部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这对于全面而深人研究华老的艺术思想有着特定的意义。先生说:“这很好,美术馆接受捐赠就是要考虑作品的质量。美术馆收藏一定要提高门槛,把好质量关。一定要质量第一,数量宁缺毋滥,对历史负责。随着时间的推移,藏画会越来越多,一定不能让不合格的作品占有库房,一定要定期清理,当然这项工作也需要时间。”

  吴冠中先生的告诫使我们深刻意识到国家美术馆的收藏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我们的收藏工作要紧紧依靠专家力量,为国家把好关,真正做好收藏工作。

  馆藏精品是美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馆藏品独具特色是美术馆办馆之源。藏品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美术馆国际化的主要标志。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近现代美术作品而著称的,特别是以20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美术作品为主要收藏对象。其中有对20世纪中国传统绘画产生过极重要影响的国画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蒋兆和等人的作品;有20世纪早期油画家吴法鼎、冯钢百、关紫兰、张弦、陈抱一、王悦之、司徒乔、唐小禾以及董希文、吴作人、罗工柳、吴冠中、冯法祀等人的作品,众多的优秀馆藏作品已成为重要的国家资源不断带给人民大众以丰富的精神财富。但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美术馆的藏品与世界——流美术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差距仍很大,我们尚须加大藏品的收藏力度。另——方面我们要对馆藏作品的定位和质量有鲜明的指向,在提高数量的同时,确实严把质量关,真正对后人负起历史责任。

  文化部和政府有关部i]高度重视国家美术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从2004年底文化部即为20世纪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设立了专项资金,旨在抢救收藏20世纪大师级画家的作品,收藏20世纪以来在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家的作品;抢救收藏濒临流失的已故画家和高龄老画家的优秀艺术作品;抢救收藏流传到20世纪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的各类艺术品;遴选收藏在历届全国性美术大展以及重大美术活动中获奖的优秀美术作品。此项目资金实施六年多以来得到了广大美术家及其家属的大力支持奉献,至今实施完成了李平凡、刘迅、张仃、华君武、王琦、武必端、赵延年、赵望云、吴冠中等先生40多项作品捐赠。在捐赠收藏工作中中国美术馆逐渐建立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构筑了与艺术家们畅通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得艺术家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衷心感谢这些无私而真诚地奉献一生艺术成果的艺术家们。

  吴冠中先生向多个美术馆捐赠的意义并不只在于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捐赠义举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是无法量化的,是意义深远的。吴冠中先生不仅是为国家美术馆的藏品建设做出了贡献,更是为人类社会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为当代艺术家们再次树立了可效可仿的光辉典范,将成为流芳百世经久不衰的精神力量,会感动更多的艺术家将艺术精品捐献给国家奉献给人民。

  艺术家及其家人都面临着如何对待艺术作品的归宿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其实艺术家的作品是艺术家的劳动成果,艺术家百年之后其作品由家人继续拥有是天经地义的,但吴冠中先生平凡而朴实的“艺术家属于人民大众,艺术作品应归属人民大众”的一句话,启发艺术家们如何正确对待艺术作品的归宿问题,其实也是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在哪里的问题,是如何将艺术财富归于人类这样值得深思的大课题。

  先生虽走了,但先生心系祖国心系人民的无私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缅怀先生,中国美术馆在7月7日至8月2日又一次为先生举办“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使更多的大众走进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世界和心灵世界。这期间来中国美术馆参观吴先生纪念特展的人络绎不绝,反映十分强烈,为此我们又将展览延长了一个月,为大众提供更多追思、缅怀的机会。

  我坚信吴冠中先生高风亮节的捐赠义举将不仅永载史册、为后人敬仰,而且一定会激励更多的人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好的作品。

原载于《美术》2010年第9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