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解读 | 轻重之间——汪亚霏作品



1515青年艺术家创作计划

——2020德龙杯·钢铁雕塑创作营


1515 Young Artist Creation Plan

2020 Delong Cup · Steel Sculpture Creation Camp


艺术家说



处在当下时代的大语境中,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似乎在被无限模糊着,同样地,在这被模糊了的边界中生存着一块灰色地带,那就是实在的形体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而又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产生了大量的误会又或者误读。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哲学充满了“误读”的思想。当形体不再承载意义,而是以意义去承载形体。当中国传统在时代语言境下被大量地“误读”。当量子纠缠证明精神是实在的物质实体。这暧昧不清的三者相互碰撞,扭曲而产生的反应,是我想探究的。误读与错觉使我们相信永恒,唯有精神与痛苦长存于世。

——汪亚霏




《蜕》俯视图



本届1515青年艺术家创作计划中,有一件作品频频引人拍照打卡,成为雕塑园中吸引人的一处景观。它便是汪亚霏的作品《蜕》——由十个框架为长方体的结构组成的雕塑作品,最高的长方体6米,底部0.61平方米不等的正方形,高低不一的长方体立柱在草地上有序排列,自成氛围。



《蜕》




它好像在这。

——汪亚霏




《蜕》局部



在创作上,艺术家着眼于捕捉工业环境中弥漫在空气中的尘埃,展现这些难以察觉的、微小的、颗粒感的物质在空中悬浮的状态,以及空间中肉眼不可见的力量,并通过一种可视化的手法将这种微妙的存在呈现出来。同时兼顾作品呈现的美观性与观者的感受性,使其成为一处具有体验性的景观。

 




《蜕》局部


                                        

铁丝经过有秩序的排列呈现出独特的表面纹路与纤维肌理结构,与角钢的结合塑造出灵巧与轻盈的姿态。铁丝网经过艺术家在废渣块上的反复捶打,展现出随风飘动的形状,并镶嵌于长方体的边缘。


直线与曲线的结合,沉重坚固的角钢与高大的铁丝网,经过艺术家的创作,形态变得轻盈、通透、柔和,极具观赏性。






 《蜕》局部



敏感而简练的点的分布,指向明确而果断的线,简洁的形式使得作品的构成关系更加明确,点线的组合,丰富了作品细节的展现,并随着直线与曲线的内在结构与形式逻辑有条不紊地展开,有一丝坚硬,同时也保留着一丝脆弱。


 



《蜕》局部



雕塑轻盈地落于草地之上置一景,精致的造型与草坪形成对比,半透明的形体,因四时之景、朝暮变幻而产生不同的景致:雨后呈现出湛蓝色,日落时呈现出柔和的金黄,深秋时与色彩层次丰富的环境融合......留白之间给人以无限遐想。


精细的部件、造型的张力,与光线的交织强调了作品与自然的呼应,并成为人们空间感官的聚集体,让人不禁思考作品形式与精神内核的关系。





《蜕》局部



艺术家在创作中思考“如何让重量感变得轻盈”,并试图创造一种虚幻飘渺的梦境。观者在穿行观看中丝毫没有压迫感,并在观看行为中弥散出审美的趣味。作品虚与实的结合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张力,理性与感性的兼用给观者以独特的心理感受。人们可以自由地穿行于作品之中,并产生互动,获得情感与空间上的双重体验。





《蜕》局部


 

汪亚霏的作品探讨、强调着形式语言的转换。经由编织、捶打的铁丝运用在她的创作中,也在表现女性艺术的技法。她的创作不仅是感官上的一种体验,更是外在世界的物质对内心思想的映射。





作者:田园

编辑:田园

监制:张禹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