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 白丁笔下的事事如意》赏析
白丁是我的师兄。我常开玩笑说,我是师兄弟中朗诵最好的,我画不好,但能很好的欣赏。
认识白丁已经有20年了,开始一起工作时,不觉得能画得这么好,只觉得他朴实、朴素,只喜欢吃面。
中国画时常充满着中国人长久以来的美好希冀。即便再苦、再芜杂而贫瘠的生活,也总能透出智慧和希望的光芒。美术不仅是还原美的一项技术,其中的人文意趣才是灵魂。现在的孩子从小学画儿,但扭曲的充满功利色彩教育方式,最终使得更多的人成为了工匠而非大师。一个有风格有自己主张的画家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
齐白石大师曾说过,学我者"生”,拟我者"死"。“似”是汲取精髓转为智慧而非匠人般的描摹,作为齐派你们的第四代画家,白丁已从自谦的“白丁”走向了极具人文画风的“白”而“实”。白是一种纯粹,是初心。“实”是一种丰富,是一种底蕴的呈现,“实”是一个实在的画家的生活态度,“实”更是这个浮华世界所应有的一种精神。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呼告于无奈。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哀叹于无力。但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之苦所映衬出来的人文情怀才更是一种真挚而深沉的延绵。在农耕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朴素的生活所呈现出来的对美的描摹往往是一种热烈而浓郁的生命情愫。
“事事如意”,凡是经历了生活磨砺而穿越生活之苦的人,都能悟出这句希望之语的魅力。有经历才更是能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喜悦甚至惊喜,色彩浓淡之间是起伏的思绪,鹊儿似在耳边诉说着未来的预期。“谐趣”不是无厘头的字句挑逗,而是夯实了的真实人生收获的写照。静静的听鹊儿啁啾,似乎风一吹来,满树的柿儿颤颤巍巍炫耀一种成熟的大美。
一幅画或许就是一张人生经历的静帧,当它动起来的时候,你知道他该有多美?
七绝/题图
啁啾鹊相逑,
柿柿缀枝头。
何以红透心,
淡然涩苦愁。
贺彩/文
2020.9.23于北京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