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不同呈色元青花

不同呈色元青花
       在我们目前发现和拥有的元青花瓷器中,有各种青花呈色,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全进口苏麻离青绘制,第二类国产钴料和进口钴料的混合青料,第三类则是纯国产青料,三种钴料的绘制在烧成后所呈现的青花发色各不相同,有青翠浓艳的,也有淡雅幽静的,或介于二者之间。
       各种不同时期,不同窑口,不同品种所用的钴料也不同,从年代上推算,目前学术界仅提到延佑型和至正型,延佑型的用料大多为国产料所烧,属元代早中期,当时还没有苏麻离青钴料的引进,因此所发现的青花瓷大多发色兰中泛灰或兰中泛黑,有晕散,但无锈斑,属低铁高锰型。
        元至正年到元末,由于大量进口钴料苏青的运用和使用在瓷器烧造上,使青花发色青翠艳丽,有层次,色阶,晕散及黑褐色的铁锈斑,並有点点银白色的锡光渗出,这是含铁的结晶形成的,苏麻离青钴料属高铁低锰型,能适应高温,所绘线条稳定,在正常窑温下烧制出来的瓷器,呈色兰艳,少有晕散,图案清晰,这些用料制作的元青花大部分属来料加工的,从国外博物馆藏和国内余存的元青花发现,大部分图案为异域风格,所用纹饰为波斯花,其绘画风格与手法与古代中国的传承有所区别。这不排除当时就由国外派遣一部分专家和工匠来国内直接参与出口瓷器的制作,然后将这批瓷器销往波斯,中东及东南亚地区,是典型的外销瓷,但也有一部分留存国内,在近几十年的出土与窖藏中络续发现,是典型的元代青花。
         再一种就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钴料所烧制的元代瓷器,这批瓷器大部分为国内定烧之器,由于进口钴料十分昂贵,据传当时与黄金等价,因此一般小窑用不起,就在进口钴料中掺入国产料而成为混合钴料,这类钴料的呈色介于二者之间,有的有晕散锈斑,有的则没有,青花有的深沉兰艳,有的清新明快,其视觉反而更好,显得稳定,在元末景德镇地方小窑中使用国产料和混合料的青花瓷占了绝对数。
         从青花的呈色上也能初步断定元瓷的真伪,其关键在于古瓷青花下沉,现代仿品有漂浮感,青花不入胎,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元代青花呈色好坏,除青花用料外,还与胎和釉的质量有着一定关系。元青花胎是长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胎,这种长石釉和长石瓷土在一定高温下,胎釉结合良好,用青料绘制的纹饰图案能淋漓尽致地充分表现出来。
         进口钴料最大特点是含铁高,在高温下所绘线条容易晕散和流淌,元青花这一特征的形成,是景德镇窑工在当时提炼与改进烧造性能的同时,充分掌握了各种青料发色形成原因的结果,但与胎釉以及烧成条件也都密切相关。元青花的各类藏品呈色都不是一样的,有深有浅,有带晕散,有锈斑的,也有没有此类特征的,关键在于烧成温度和窑内气氛不一样有关。当然用什么料,烧出不同呈色的青花瓷,这才是我们应该明白和值得对比研究的问题。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