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光感理念日记(12)
Light Sense Idea Diary
科学与簇族艺术(3)
色彩的思考与簇族艺术审美
前 引
“簇族艺术作品当中,这些小簇头和它的组合,在通常意义下是找不到的,所以大家要完成理解前人留下的旧迹,就不得不超越现有的证据;不管这些旧迹是考古方面的、美术史方面的、还是建筑方面的,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引发更多新的发现。光影情趣的介入,隐喻生命体的更新;从天体之光、宗教之光、科技之光、哲学之光中窥见于此,象征的价值为人慑服。”
人对待颜色的认识,脱离不了自我视觉可及的主观认知。人的视觉细胞的进化结果导致我们只能识别人类可见光谱中的色彩。人看不到的色彩其它生物却能看到,例如:鸟、蜥蜴、乌龟、鱼的视觉细胞与我们不同,它们的视网膜里有第四种视锥细胞。蜜蜂看不见红色却可以看见紫外光。仿生学为我们提供了帮助,借助科学仪器设备使视域识别扩大。但在检查身体被医疗设备照射后,看到的“彩色”成像图片,有时会是产品设计师主观填充的颜色,与实际的颜色无关,(区域识别作为一种标记使用)。
因此,我们将从仪器和设备中可检测的物理学色彩和感觉到的心理和视觉可察觉的彩色,这两种维度来考虑色彩。
我们看到的颜色并非真实的色彩,颜色主要取决于:1.照明光的波长与强度。2.物体散射光或透射光的波长。3.周围物体的颜色。4.光的路径上物体的吸收和散射。[1]
因此,颜色是外界干预造成的色彩,从上面两个维度考虑色彩时,对大自然蓝天白云、红日霞光正确理解是这样的:
地球大气层中大多数粒子都过于微小,他们无法吸收或反射阳光中的光谱色,所以只好把阳光向着四面八方散射开去。其中的短波(我们所感知到的各种蓝光和紫光)向各个方向散播开来,而散射的长波(各种红光、橙色和黄色)却少的可怜 。[2] 在长波优势色感中,我们人眼对大面积的蓝色的敏感性优于紫色,所以晴天里随处可以看到蓝天,而这是“瑞利散射”[3]造成的结果。
雾和云是由大于大气层粒子的小水珠形成的,少量尘埃也被裹挟在水珠里,小水珠聚集后捕捉到散射阳光中的所有波长,从而使天空呈现白色。白色也是散射的一种结果,但不是瑞利散射。产生白色云团或天空的原因是一种叫做“米氏散射”[4]的非选择性散射造成的结果。
在艺APP好友(每天都要快乐)今日点评簇族艺术(虹彩效应与簇族艺术审美)的文章时评论:“有一种光,叫橙光暮色。”观察光的位置变换为大家展开一个新的思考。变换中的暮色霞光,是以我们地域的视角观察色彩,地球另一端观察光则是“有一种光,叫朝霞逐日”,而这一时刻距离观察者地球90°经度区域两端居住的人们,观察到的光却大相径庭,正午的阳光或暗色月光。
随着太阳从天空的最高点向地平线移动,光线明显发生了瑞利散射。蓝色的天空变成了黄色,然后是橙色、红色、粉色、紫色。最后随着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又归于蓝色。
世界固有存在,到底颜色何在?难道造物主会像我们识别颜色一样,掺杂着主观的认知或地域识别去开创疆域(源于宇宙膨胀学说)。然而科研的主观性会以人本为中心,展开探索未知的足迹。好在簇族艺术的观看形式——多角度审视作品会有不同的画面,为主观的思考加入了客观的审视,而美就在其中。
美来源于探索之美,美来源于邂逅之美,美来源于感悟之美……美来源于主观感受下的心灵之美,心灵之美则是跨越时间的宇宙之美。
2021年11月10日写于中国龙城
[1]. Pupa Gilbert\Willy Haeberli著 秦克诚 译. 《艺术中的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P96.
[2]. Joann Eckstut\Arielle Eckstut著 史亚娟 张慧琴 译 崔唯 审《色彩的秘密语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P63.
[3]. 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由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的名字命名。瑞利散射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散射的一种情况。又称"分子散射"。
[4]. 米式散射(Mie scattering),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散射的一种情况。米式散射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米于1908年提出。
(个人申明:从科学成就上说,我什么也不是。之所以谈论科学,是因为科学里有艺术,而我希望借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思考方式来谈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有可能因个人短见,会导致大家哗然哄笑。非专业领域的言说,并非指具有科研正确的成果。一件事物的诞生,本身具有两面性,我们可以随着思考导向的确立,带来新的维度;在跨界中,探索未知的惊喜。
——张朝瑞DaDa.Ryan)
………………………..............................
簇族艺术作品配图解读:
上一篇配图展示的簇族艺术《炫焰》作品是:当互动观者在不同角度观看时,会造成簇头间的角度变化,产生因遮挡或增补的部分变换图案而造成画面新的改变。
2020年至今产生的簇族装置摄影、簇族装置光影系列作品和簇族装置光影视频作品则是:固定一个视角,变换有色光源的位置,以装置物件或明或暗的投影作为造型的结构,有色光的渐变色成为绘制造型的色彩,通过干预色光源路径上光,形成作品成像的虚实关系。并在设置有色光源的照射位置上,会替换为多视角的位置来投放色光灯,观看作品如万花筒一般绚烂,而真实视角位置只有一个。
本篇有编码的配图照片是:2020~2021年从陈设物体摆件到设置光源色相强弱和调试光源或装置物件相对位置等珍贵的花絮图片。每每调试好,回头再看装置物象时,惊喜场景往往难于言表。现将这份喜悦之情献上,再次分享给大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