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人生八十“更”峥嵘

  “人生八十始峥嵘”,说的是我国“兵家鼻祖”姜尚,他八十岁才出山,最终成为三朝元老、两代帝师、一方诸侯……他离我们太远太远,三千多年了,即使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现在听起来也像个神话。但现实中确有一个人,在艺术的炉火中锻造了大半辈子,早已铸就艺术与生命的辉煌。按道理该好好喘口气,轻松自在颐养天年。但他没有这个习惯。从人生八十开始,他又用他那“蓝天碧海掣鲸手”,写下了“笔墨风情态万方”(洪禹平诗),从而焕发出蓬勃的艺术青春……

  他就是著名书法家谢云。

  《谢云八十书画》是一个宝藏,既蕴藏着一个耄耋老人的人生智慧、精神风貌、品格思想,更沸腾着一个中华儿女的追逐梦想献身艺术的满腔热血。你挖掘到的是艺术的奇珍异宝,感悟到的是勃发的生命气息。

  都说谢云是个书法家,没想到还是个诗人,还写新诗,而且写得别有风味。《谢云八十书画》第一部分就是他的新诗《笔潮》。这部分是一般读者最容易接受的“谢体小楷”,诗自然天真,字率直纯粹;诗意味深长,字遒劲老到。这既是笔潮,更是澎湃的诗潮和心潮。历经人生的大风大浪之后,谢云的字和诗都显得平静、从容、淡定、坦然。线条波澜不惊,涌动着的是激情与刚劲;运笔平和,却自有傲骨嶙峋。“仰视无尽苍天/写字在浮动的云端”“以温馨的爱/燃烧着心的书迹”——历经岁月却不褪色的美梦,热血凝成的一腔豪气,全在这浑然天成的诗中、字中。

  都说谢云是个书法家,没想到还是个画家。初看《谢云八十书画》,感觉他的画就像一个孩子在淘气。但只要你静下心,沉浸进去,你会为他画中涌动的诗意激情拍案叫绝。如果说王维追求画中有诗,赵孟頫极力以书法入画,谢云无疑深得两者精髓。《山韵•胜景何由笔底收》这幅画中,那山的起伏、岩石的嶙峋,有些如他的甲骨文,有些干脆就是鸟虫篆,随意点染,一幅风格独特的水墨山水就在眼前。又如《独花不竞凤凰花,犹放一枝旧人家》,一枝老干傲然孤起,像极了谢云甲骨文“上”字,不待着花,凌然风骨已跃然纸上。枝头零星的绽放更增添了画面盎然的生趣。最有趣的是《春山鸟啼》,他似乎随手一点一弯,一只轻盈灵动的鸟儿便在画面上快乐飞翔;他又将笔扭上几扭,再洒上几个富有蕴味的小点,一片桃红柳绿便成了鸟儿的天堂……

  引画入书更是谢云的大胆尝试。晚年的谢云写起字来几乎是“随心所欲”,就像一个任性的顽童,想咋样就咋样。他把自然的壮丽山水、人生的喜怒哀乐全都托付给笔下的点、块、线,在肥肥瘦瘦浓浓淡淡中,涌动晴雨沉浮。《谢云八十书画》中的《漓江舟行》就是这样的绝品。

  这是明朝俞安期的诗句。“桂楫轻舟下粤关,谁言岭外客行艰?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全诗用轻灵的甲骨文融合篆体写成。“桂楫”二字,写得枝叶玲珑,高洁情致自在其中;“轻舟”则飞扬飘逸,特别是“舟”字,完全象形,用墨极淡,四周留着极大的空白,宛若茫茫江面……这一叶飘然水上的扁舟,承载的正是抒情主人公的轻松与喜悦。而“枕底涛声”的“涛”字,竟似翻江倒海的洋面,活现了诗人(当然还有谢云自己)处变不惊,雷霆风暴若等闲的冲天豪气!洪禹平有诗盛赞谢云书法:“仿佛春星垂大荒,腾挪虎豹吼苍黄……甲骨金文融兴会,欧风美雨共张扬……”诚哉斯言!

  人生八十“更”峥嵘,读《谢云八十书法》,感觉他的生命从八十开始,他的艺术之海又要翻起惊涛骇浪……

作者:鹤矾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